8月财政收入持续好转 自然口径增速重新转正 | |
9月16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8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80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增长5.6%,上月为下降4.1%,为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8月份,全国税收收入自然口径增幅由负转正,国内增值税增幅继续回升。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期增长9.5%,按自然口径增长5.6%,为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主要是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成效继续显现,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基本完成后,退税冲减收入因素明显减弱。前述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地区间收入增幅差别较大,经济大省收入增幅继续回升。1-8月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5%,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0.3%、12.2%、14.8%、-4.2%。东部地区中,上海、江苏、广东降幅比1-7月均有所收窄,收入呈持续恢复态势,上海、江苏8月份收入分别增长27.4%、15.6%,连续3个月回升。中西部地区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分别增长39.8%、42.2%、29.7%、37.1%,继续较快增长。1-8月,全国税收收入为11324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2.6%。8月份,全国税收收入自然口径增幅由负转正,国内增值税增幅继续回升。从主要税收收入项目看,1-8月国内增值税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4%,增幅比1-7月累计提高1.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8.7%、2.5%、8.9%。出口退税13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退2078亿元,增长18.2%,有力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此外,1-8月车辆购置税下降30.5%,其中6-8月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累计减税超230亿元。1-8月,全国非税收入为247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实现较快增长。前述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带动,也与中央特殊因素收入入库有关。在支出方面,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65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除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和节能环保支出外,1-8月主要支出科目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交通运输支出与科学技术支出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20.6%。此外,数据还显示,1-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3997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5%。在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337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5%。1-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730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 转自:证券时报 |
|
2022-09-19 |
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 |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达28.5%,较2012年提升6.2个百分点,在全球工业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根据报告,我国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改善,工业经济展现强大韧性。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7.7%,年均增长3.6%;实现利润总额8.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0.7%,年均增长3.9%。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模式持续转变。2013年至2021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2%和11.6%,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4和4.8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2021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比重为32.1%,比2012年上升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占比为20.8%,比2012年上升10.7个百分点。工业新兴产品快速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比上年增长67.9%。居民消费升级为新兴产品带来广阔市场和光明前景。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8万辆,比上年增长145.6%。 转自:新华社 |
|
2022-09-19 |
算力经济:激活数据潜能 驱动数字化转型 | |
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正在加速释放。小到生活中的每一次人脸识别、视频播放,大到引力波发现、地质勘探、高端制造,都能通过数据“算”出来。中国信通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平均增速为15.9%;算力产业规模近五年平均增速超过30%。无处不在的“算力”,正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选择最优车道、上下匝道,变道自动紧急避让……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背后,算力的支撑是关键。“自动驾驶从环境感知、车辆定位、路径规划、决策控制都依靠算法,要让自动驾驶更成熟,就要‘喂养’海量的场景数据对算法进行反复训练。”阿里云解决方案架构师刘言砚告诉记者,数据驱动是自动驾驶发展的趋势,消化海量数据依靠巨量算力。“某种程度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算力的发展。”不仅应用在“高精尖”领域,算力也在你我身边。出门旅行,打开APP就能查到目的地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台风要来了,刷刷手机就能知晓台风路径;还有生活中的每一次人脸识别、视频播放……这些都离不开算力。——算力日益融入生产生活什么是算力?通俗地说,“算”是计算、“力”是能力,“算力”就是“计算能力”,代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实现结果输出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以及边缘算力。目前,算力已经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远程教育、金融科技、航空航天、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算力已经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说。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前列。前不久,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约2000万台,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每秒15000京次浮点运算次数),排名全球第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在2021年全球的算力分布中,美国占31%,中国占27%。在基础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三种算力中,美国分别占全球的35%、15%和30%,而中国这三类算力分别占全球的27%、26%和20%,可以看出,两国的算力居全球前列。——关联产业规模超8万亿元早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提出“算力经济”概念,认为以超级计算为核心的算力经济将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的代表性指标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手段。该所研究员张云泉说,高性能计算当前发展趋势已充分表明,随着超算与云计算、大数据、AI的融合创新,算力已成为当前整个数字信息社会发展的关键,“算力经济”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洁告诉记者,一方面,传统产业正在依靠算力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带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算力本身产生了一些围绕数据产生、存储、调用等场景应用的新兴数字产业。“也就是说,算力不仅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超过8万亿元,算力产业支柱作用越发凸显。“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说,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数字经济和GDP的提高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根据IDC、浪潮信息、清华全球产业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算力指数(报告根据多项细分指标测算出的反映算力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每提高1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预计该趋势在2021年至2025年将继续保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东数西算”优化算力资源布局近年来,《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文件先后出台,全国统一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部数据将送到西部进行存储和计算,同时在西部建立算力节点,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将更加完善、区域结构更加合理。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数据中心区域分布东多西少,算力需求东强西弱,但自然资源分布优势使得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东低西高。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显示,从区域发展程度来看,我国东部算力枢纽节点所在省市综合算力总体处于领先水平,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等东部省份占据多数席位。中国移动首席专家胡臻平告诉记者,“东数西算”将进一步优化东西部地区算力资源的利用。例如医疗行业要求对门诊病历存储15年,住院病历要求存储30年,这些数据对实时性要求比较低、安全性要求较高,更适合放到西部数据中心存储。此外像语音处理和影视动漫制作,均可以用西部服务器的算力完成,并将大数据运算结果返回东部。“‘东数西算’强调全局优化思维,由过去的单体、离散向现在的整体、协同方向转变。”胡臻平说,“东数西算”背景下,企业将进一步加速算力网络建设,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布局,进一步推进算力网络在国家治理、社会民生等更多领域落地应用。“东数西算”也将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预测未来5年,“东数西算”工程或将带动每年千亿元投资规模。——企业加速布局,投资新空间前景广阔“将来需要的算力都是易用的,就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这是算力网未来将要实现的愿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这背后需要大带宽、低时延、低抖动、高可靠的网络支撑,需要确定性的算力网为基础。不少企业正加快算力网络的投资布局。以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例,中国联通今年算力网络计划投资145亿元,同比提升65%。中国移动全年算力网络投资预计480亿元,计划年底累计投产对外可用IDC机架超45万架,云服务器超66万台……“算力发展的空间很大。数字化发展中产生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将拉动算力发展。”李洁说,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构建、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的不断完善,都会进一步释放算力经济的活力。随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算力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加速涌现。“未来,算力将像水、电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算力相关的新型数据中心、高性能存储、传输网络等产业将有广阔发展空间。”邬贺铨说。算力“沃土”,正孕育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业内人士指出,算力将开启最新一轮人工智能大发展,也将推动数字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来源:经济参考报 |
|
2022-09-19 |
智能经济乘“云”而上 | |
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对于激活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智能产业、智能经济的发展,强调要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日前举行的2022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在更广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融合发展,赋能现代制造业,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前景看好从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到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经济正加快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智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多。从广义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从2017年的27.2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比如,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移动宽带网络,96%的乡镇实现了5G网络覆盖。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已进入世界前列。”田玉龙举例说。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全过程,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千亿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局长苟坪说,中央企业目前已构建起5G、北斗导航系统等一批世界级数字基础设施,打造了“深海一号”钻井平台、特高压输电等一批高端智能装备,完成了一批智能建造标志性工程,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据介绍,目前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创造出大量智慧应用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培育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15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在全球算力分布统计中,我国智能算力总规模占比达2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我国有10.51亿网民,有全球最大、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数字服务市场。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仍有大量处在工业2.0、3.0阶段的企业需要向工业4.0阶段迈进,人工智能技术前景看好,智能经济市场广阔。融合发展渐入佳境在“中国智造”“中国质造”“中国创造”锚定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方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正走出封闭的实验室,融入工业领域的核心业务场景,助力企业智能决策,提升行业发展效能。“百度智能云在火力发电空冷岛项目中,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机组工况,通过实时调节风机转速参数,每生产1千瓦时电能够降低1.55克标准煤能耗,预计全国每年碳减排的潜力可达600万吨。”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示,人工智能应用正从最初的视觉质检、智能客服、路线规划等需求场景,向工艺参数优化、能耗效率提升、安全运行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突破。类似这种生产效率的提升,往往是无法通过传统人工来实现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普及率要达到45%。目前,我国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意味着,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在制造业领域,我国已建成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数字工厂,实施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420个新模式应用项目,培育了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等痛点。发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仍是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长期目标。日前,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宁波、青岛、深圳、北京4个赛区同步启动报名。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平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应用走深向实、区域赋能成效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基于平台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就是要通过搭建政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助力破解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江明涛说。共建智能化新生态“数字经济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消费需求牵引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变革效应。现有的数据表明,除消费效应发挥着正向积极作用外,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变革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说。对此,沈抖坦言,在实体经济的很多领域,整个数字化改造还没有完成,而且数字化本身也没有带来效率上的明显提升,智能化渗透还需要一些时间,需要更长时间踏踏实实地摸索。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深耕10年,在这个方面越来越有信心。田玉龙认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要聚焦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企业主体活力、营造开放合作良好生态等方面发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赋能水平,打造具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国应从‘五个一’的角度来推进融合与发展。”余晓晖表示,“五个一”包括一纵、一横、一大、一小、一生态,一纵就是要深入行业,形成共性的解决方案;一横是构建可以复制的区域产业集群;一大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一小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生态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生态合作体系。史丹建议,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关系,把握实体经济是根基、数字经济是引擎的关系。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产业规划上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实际上,数字化本身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真正希望做的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来提高产业的效率效能,创造新价值,提升竞争力。”沈抖说,深入产业,加速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建产业智能化新生态,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使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攀上智能高峰。来源:经济日报 |
|
2022-09-19 |
双向波动是常态 中国资产仍具吸引力 | |
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亿元) 数据来源:Wind近期,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在“7.0”关口持续波动,引发市场关注。专家表示,受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非美元货币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但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且人民币汇率指数总体稳定。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总体维持双向波动的宽幅震荡走势,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8月数据同样显示,汇率波动背景下,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仍持续改善,中国资产吸引力存在有力支撑。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基础对于本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先后破“7”,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主要是受到美联储为抑制高通胀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随着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与英镑、欧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而且人民币汇率指数总体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也印证了这点。数据显示,8月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中国外汇市场预期稳定,交易保持理性,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健。具体来看,数据显示,8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上涨超4%,最高升至110以上,创20年新高。英镑、日元等对美元贬值5%左右,欧元对美元跌破1:1;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相对低。从多边汇率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指数保持了基本稳定。“每逢人民币汇率临近整数关口,市场总会有各种担忧和猜测。然而,类似的情形早在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间多次遭遇过,市场均有惊无险。”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市场到目前为止初步经受了“急跌倒”的考验,人民币汇率短期看仍然有继续调整的风险,但中长期来看,特别到年底对明年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反弹,总体维持双向波动的宽幅震荡走势。温彬指出,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预计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有明显回升,通胀水平温和可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特别是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项目保持较高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亦表示,当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地见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中国资产具有长期吸引力伴随人民币汇率短期走低,北向资金近期有所波动。不过,多项数据显示,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较7月份增加,外资对中国资产增持仍是主流。业内人士也表示,短期人民币贬值对资本外流的影响有限。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的形成,也有助于为中国资产长期吸引力提供有力支撑。“大家很担心外资流出汇率贬值会形成恶性循环,但对于外资来讲,在境外投资天然要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他们担心的不是当地货币汇率的涨跌,而是担心由于汇率僵化不得不求助一些资本外汇管制手段,由此导致的不可交易的风险。”管涛表示,反而是汇率有弹性以后,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同时减轻了对行政手段的依赖,有助于提振境内外投资者市场信心。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同样显示,8月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延续较高规模,直接投资等渠道外资流入稳中有增。8月份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552亿美元,较7月份增长31%。同时,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较7月份增加,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持续改善,凸显了我国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而对于外资机构而言,增持中国资产的大趋势依然不变。港交所9月6日的股权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9月1日增持小鹏汽车约4.23亿港元,持仓比例由4.66%增至5.12%。此外,从摩根大通、贝莱德、安本等外资机构最近公布的7月份持仓情况看,其旗下基金分别加仓了宁德时代、兴业银行和贵州茅台等个股。Wind数据同样显示,截至9月18日,今年以来外资通过沪深股通净买入A股逾500亿元。自2016年至2021年,北向资金连续六年保持对A股市场的净买入态势不变。“美元面对通胀压力处在加息周期中,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都有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则相对比较坚挺。”景顺A股投资、业务策略与发展主管谢征傧表示,中国出口的持续超预期的增长,证明中国产品出口能力并没有受疫情太大的影响。贸易顺差增厚外储也帮助对冲部分贬值压力带来的对资本外流的担心。整体来看,大部分外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投资持有长期眼光。来源:经济参考报 |
|
2022-09-19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丰富科学成果 | |
国家航天局9月18日消息,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图1 祝融号着陆区撞击坑、凹锥、沟槽和脊状地貌图。(国家航天局提供)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图2 祝融号在着陆区发现富含含水矿物的板状硬壳岩石及其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国家航天局提供)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信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图3 祝融号着陆区的火星地质特征和岩石。(国家航天局提供)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有关成果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此外,科学研究团队还利用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与地表侵蚀程度的关系、近火空间环境中离子与中性粒子分布情况,以及火星重力场等方面,获得了一批优秀的科学成果。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数据。来源:新华社 |
|
2022-09-19 |
国际观察:中国—东盟合作结硕果 RCEP开启合作新高度 | |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广西南宁开幕。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以东博会为窗口,外界见证中国—东盟合作不断释放活力、结出硕果。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的第一年,中国和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迎来新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平台魅力日益凸显自2004年成功举办以来,东博会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间的重要对话合作平台。本届东博会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首次设立东盟和RCEP精品展区,吸引1600多家企业现场参展,约2000家企业“云”参展,充分发挥出交流平台与对话窗口的作用。走进展厅,各国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展位前人头攒动。“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东博会,展会现场非常热闹!”从事护肤品贸易的菲律宾商人卡罗琳希望通过进博会、服贸会、东博会等平台,将菲律宾优质产品介绍给中国消费者。泰国广西总会副主席陈良军表示,从首届东博会开始,该协会每年都组织泰国企业参展。东博会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发展注入了驱动力。马来西亚是今年东博会主题国,参会企业涉及食品饮料、保健、石油和天然气等多个领域。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首席执行官穆斯塔法日前表示,尽管新冠疫情还在肆虐,马来西亚企业仍踊跃参加本届东博会,期待与中国企业建立密切和长期的业务关系。18年来,在联通区域、促进合作方面,东博会的平台魅力日益凸显,迄今共吸引约101.5万名客商参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助力。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说:“东博会对于加强本地区企业、贸易商和投资者之间的商业网络和区域互联互通至关重要。”RCEP红利共振18年来,东博会始终围绕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宗旨,致力于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拓展合作,并在RCEP政策效应下不断激发合作活力。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RCEP生效实施的第一年。本届东博会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各方签订的合作项目远多于2021年。RCEP生效实施以来,互联互通持续推进,贸易红利不断释放,经贸投资提质升级。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同期,中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RCEP所取得的成效是实实在在的。”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理事长垣内隆在参加东博会相关活动时表示,RCEP是振兴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仅今年1月至4月,泰国出口商在RCEP框架下申请原产地证书总值就达2.04亿美元;利用RCEP优惠政策进口方面,泰国进口货物总值超过7000万美元。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阿颂西认为,RCEP成员国分享优惠政策红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经贸和投资增长,展现出RCEP带来的务实合作成果。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平台,东博会和峰会历年来共举办涉及互联互通、产能、海关、金融等40多个领域的高层论坛,促成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等一批项目落地,见证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生效实施等标志性成就。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仅激发更大发展潜力,而且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三菱商事东亚总代表中塚润一郎表示,虽然疫情尚未结束,但RCEP成员国的进出口额持续增长,显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和RCEP对巩固区域供应链的积极作用。新加坡太平船务集团执行主席张松声认为,RCEP成员国产业互补性强,有助于扩大亚太区域间贸易合作,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开放水平。RCEP也将成为增进国际经贸往来的关键推动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向记者表示,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到RCEP生效,东博会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关系逐步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来源:新华网 |
|
2022-09-19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加速推进 | |
近日从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有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6月底,智能网联汽车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作用,推动自动驾驶基础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联合攻关,搭建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目前,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车规级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测试应用加速推进。截至6月底,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9-19 |
黄河实现连续二十三年不断流(一线调研) | |
核心阅读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了母亲河奔腾不息,一场江河保护治理的探索在黄河开展。实施水量统一管理与调度、开展深度节水控水、系统治理水土流失……水利部门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自1999年到今年8月,黄河已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大河奔流万里而来,流淌、铺展、入海。这里,见证着黄河连续23年的如期赴约。曾几何时,因黄河断流,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沙土覆盖河床,鸟儿远离家园。从1972年到1999年,28年间,黄河下游干流断流22年,断流最严重时,距入海口的长度达704公里。断流,一度让河流生态系统濒临崩溃,湿地面积萎缩,百姓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保护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环境修复,为母亲河“舒筋展骨”。至今,黄河已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盼水——“1997年前后,有226天没有监测到流量;如今,黄河三角洲,生机无限”地点:山东东营,利津水文站——黄河入海前最后一个水文站“断流不断流,就看利津站。”黄河水利委员会利津水文站,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水文站。在这里工作的张利还记得,“1997年前后,有226天没有监测到流量;如今,黄河三角洲,生机无限”。无水入海,干涸一点点蔓延,海水侵蚀岸线,白花花的碱子翻出地面,近海生物种类减少……黄河的水去哪了?“过去,两岸密布的引水口,就像一根根吸管伸向黄河,无序引水,下游守着大河无水喝。”张利感触深刻。黄河断流之症,在于无节制用水,超出黄河水资源承载量。一组数据凸显了人水关系的紧张: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支撑着全国12%人口、17%耕地的用水需求。用水,必须从无序走向有序。水量统一调度,成为治黄关键之举。“以黄河不断流为目标,国家先定总量,各地再分用水量,每月每季统一调度,重要断面定期监测。”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副局长可素娟介绍。1999年3月1日,第一份水量调度指令,从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出。这是大江大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先例。10天后,3月11日,黄河全线复流,利津水文站迎来了久违的黄河水。那天的情形,张利记忆犹新:“我们提着流速仪,启动吊箱,马上投入测报工作。”14.4立方米/秒、109立方米/秒、663立方米/秒……几天时间,入海流量不断加大。“湿地面积逐渐扩大,栖息的鸟群多了,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张利细数变化。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累计向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超过6700亿立方米,支撑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调水——“黄河上千个引水口都定好了额度”地点:河南开封,柳园口渠首闸管理处——黄河断流最严重时的最上端在大江大河开展水量统一调度,没有先例可循,如何调?河南开封,黄河水利委员会柳园口渠首闸管理处,一道水闸如同“水龙头”,引黄河水滋润沃野。这里距入海口700多公里,也是黄河断流最严重时的最上端。就在第一份水量调度指令发出不久,管理处接到用水额度——每年调1.5亿立方米黄河水。时任管理处处长的齐书善心头一紧:“先前引水量每年最高能有10亿立方米,‘水龙头’大大拧紧了。”与水量调度指令几乎同时到来的,是当地村民的不理解:“水这么小,地能浇透吗”“多把闸门开一会儿,又不会怎么样”……用水高峰时,附近村民围到闸口上讨水。齐书善耐心劝解村民,“没水的日子是啥滋味,大家都尝尽了。上下游都省着用,才能让人人都喝上黄河水。”按照调度要求,管理处收集用水需求、提前逐级上报计划,由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执行。用水量少了,但当季的庄稼迎来丰收,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和柳园口渠首闸管理处一样,黄河上千个引水口都定好了额度。水量统一管理和调度,体现对水资源的精细科学管理。”可素娟说,在多年实践中,“国家统一分配水量,省(区)负责配水用水,用水总量和断面流量双控制,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的水资源管理模式逐渐成熟。节水——“啥是节水,黄河水从灌区到田头的途中,损失得越少越好”地点:山西运城,大禹渡灌区——引黄高灌工程、国家大型灌区万里黄河劈山越岭,穿行晋陕峡谷。在山西运城芮城县大禹渡灌区,一道道水管攀爬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引提黄河水上升300多米,浇灌50多万亩良田。芮城县种粮大户胡天妮家的1000多亩田“喝”上了黄河水。夏粮喜获丰收,秋粮长得不错,水是关键。大田每隔18米伸出一根喷灌杆,轻点手机,水泵启动,涓涓细流顺着地下1米深处的管道,流向一道道田垄。“我这几年下了本钱,购置地埋式喷灌设备,从大水漫灌变成小水勤灌,每亩用水量从150立方米减少到60立方米以下。”胡天妮说。一首歌谣诉说着曾经的“用水难”:住在黄河沿,吃水比油难,滔滔水东流,干旱使人愁。1993年,胡天妮承包了20多亩地,用水高峰时,得扛着水泵,到黄河边没日没夜抽水,浇一遍地少说也要十来天。“黄河水来之不易,要精打细算用好。”如今,用上喷灌设备,胡天妮家的1000多亩小麦省水48万立方米,节省16万多元。尝到甜头,胡天妮劲头更足,喷灌设备、传感器、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引进。从地头到源头,节水技术逐步覆盖各环节,大禹渡灌区节水改造不断推进。“啥是节水,黄河水从灌区到田头的途中,损失得越少越好。用专业名词说,就是提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禹渡灌区枢纽二级站站长党超说。水从黄河流到斗渠。斗渠口,是灌区向群众交接水的地方。“过去,斗渠口处的量水堰和水尺标准不一,水放多少没个准。”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局长董曾武介绍。灌区经过反复试验,安装了规格统一的钢板量水堰,精度更高,标准一致。水渠上的流量计,同样关系着节水。黄河泥沙多,超声波、雷达等流量计误差大。“我们展开技术攻关,对磁致伸缩流量计的10多项功能进行改进。”董曾武介绍。如今,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18,比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实施前增长了0.0818,亩均灌溉用水191立方米,比项目实施前节约了67立方米。通过推广节水农业、实施灌区节水化改造,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9年的0.554提升到2020年的0.566,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治理黄河,必须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黄河水利委员会节约用水中心总工程师景明介绍。治水——“这意味着更多的泥沙留在沟岔里,更多的水变为清水逐渐流入黄河”地点:陕西榆林,韭园沟流域,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一个70年久久为功开展水土治理的试验站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根本症结。地处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韭园沟,是黄土高原千万条沟中的一支,纵横的沟岔连通黄河支流无定河。一场开展了70年的水土保持试验,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马连沟村就位于韭园沟内,山上果树连绵成林,山谷庄稼成片。“就拿苹果来说,每亩山坡地流转费55元,每人每年分红230元,村民还有76人在果园务工,一地能生‘三金’。”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雄说,“苹果树根扎得深、枝叶散得开,还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把‘好手’。”这一切得益于水土流失治理。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科研人员跋山涉水、勘测地势,第二年就在马连沟村建造了陕北第一座淤地坝。村民李文元常听老人们提起这座坝,“大坝拦泥沙,放水建筑物过清水,水走土留,一层层黄土在坝前慢慢淤成良田。没几年,淤地坝前‘长’出150多亩良田。”“淤地坝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粮食产量,成为行之有效的措施。”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总工程师党维勤介绍。随后,一座座淤地坝拔地而起。然而,彼时的淤地坝建设标准低,防洪能力差。多年前的一场大雨,造成韭园沟多座淤地坝垮塌。“痛定思痛,筑坝的标准、方式和材料要升级。”党维勤说,试验站开展新一轮探索,提出了建“淤地坝系”的思路,“大型坝可发挥拦洪作用,守护下游中小型淤地坝群安全。”如今的韭园沟,大中小型淤地坝相互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坝系,大幅提升淤地坝安全性能。继续建淤地坝、用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还是植树造草、采取生物措施?大家从沟底、山坡到梁峁顶设定“三条防线”:在梁峁顶,开展草田轮作、种植经济林;在山坡上,栽种水保林和人工牧草;在沟底,因地制宜建设大中小型淤地坝。“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党维勤说,“这意味着更多的泥沙留在沟岔里,更多的水变为清水逐渐流入黄河。”不仅是韭园沟,一个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推进。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实现“双下降”。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9-19 |
共建“一带一路”为区域合作添动力 | |
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各方对此予以积极响应,一致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引擎。共享古丝绸之路历史记忆,共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9年来,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东风,上合组织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日益紧密,贸易投资水平显著提升,地区高质量互联互通格局初现轮廓,为地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上合组织国家山水相邻、利益交融。近年来,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从天山山麓到里海之滨,从帕米尔高原到哈萨克草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欧亚大陆绘出绚丽画卷。山东青岛,初秋早晨,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前往上合组织国家的班列整装待发。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开通到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等17条国际班列线路。上合组织地区是中欧班列的必经之路。2022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已破万列,有力保障了国际及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欧班列运输量逆势上涨,大大缓解了沿线国家的防疫及生产压力。在中国与俄罗斯边境,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实现通车,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铺轨贯通,成为“造福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发展之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公路、铁路过境运输和国际陆海多式联运,共同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陆路原油进口管道、第一个陆地边界上的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哈萨克斯坦产品提供了从太平洋扬帆出海的港口。亚湾—瓦赫达特铁路桥隧道的贯通,使塔吉克斯坦南北变通途;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成为跨越高山、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中巴经济走廊默拉输电项目正式送电,有力支撑了巴国内民用和工业用电需求……目前,上合组织区域内初步形成涵盖公路、油气管线和铁路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各国互联互通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指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重申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各方为共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包括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所做工作。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表示,这正是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为参与者带来了益处,促进地区国家间经贸和投资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融合创新硕果累累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深入发掘互补优势,不断拓宽贸易渠道,稳步拓展合作领域,扩大了贸易规模,促进了市场繁荣。产自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果蔬,在霍尔果斯口岸走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仅几小时就可以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满载出口商品的货车从喀什综合保税区,直达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纱、农产品等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运抵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已走上中国民众的餐桌……目前,上合示范区引进培育了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等10家贸易平台,为企业提供通关申报、跨境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今年1至7月,上合示范区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预计完成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2%。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4000多公里外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时运转情况。借助连云港港研发的港口大脑信息化项目,“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建起内陆物流场站,哈萨克斯坦小麦和其他大宗原材料等在家门口实现国际贸易“一站式”办理、联运监管“一体化”运作。中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成立、中国—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揭牌……上合组织创新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促进了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提升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表示,此前,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各类投资支持了一大批油气、电力、化工、农业和民生项目建设。此次,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确认延期5年等成果的达成,“对于未来在欧亚大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认为,在中方推动下,此次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发表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4份重磅声明,将进一步拓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务实合作惠及更多民众在乌兹别克斯坦农作物主产区撒马尔罕州,由中国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沙乌达尔水电站和135+50桩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当地发电量至每年3760万千瓦时,极大缓解当地电力紧张问题并降低用电成本。“中国企业是来给我们解决问题,来办实事的!”撒马尔罕市塔伊拉克区纳乌赞达克村村民古丽雅一家人,与租住在这里的特变电工乌兹项目部工作人员早已成为了“一家人”。古丽雅说,亲戚们每次来她家都要特地向项目部工作人员问好,再到工地附近去看看,大家都盼着水电站早日建好。“看到每株棉花上能结8到10个棉桃,亩产较去年平均提升了100公斤,我们高兴极了。公司中方管理人员教给我们的种植技术,不但实现了土地利用最优化,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圆了我们的致富梦!”中泰(哈特隆)新丝路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塔吉克斯坦员工阿莫库洛夫·依给塔里说。今年4月,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三期和四期项目投产仪式举行,该产业园集棉花种植、皮面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全产业链为一体,是中亚最大的示范性园区。未来,它将把塔吉克斯坦更多优质棉产品推向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合组织各国守望相助,携手抗击疫情。中国国药集团与哈萨克斯坦伙伴开展疫苗合作,多批次送去600万剂次疫苗。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上市,成为国际首个注册上市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接种中国疫苗,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感谢中方“始终在塔需要时伸出援手”……上合组织医药合作发展大会召开,“丝路一家亲”行动框架内关于卫生健康、扶贫等领域的30个合作项目逐一开展……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努尔加利耶夫说,在上合组织发展过程中,中国始终以自身行动带动各方走包容发展、互利合作之路,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李自国表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契合发展需要,契合时代需要,契合各成员国求团结、促稳定、谋发展的共同心声,将为上合组织行稳致远持续提供强劲动力。有团结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随。上合组织合作内涵不断丰富,与共建“一带一路”互为机遇,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坚持弘扬“上海精神”,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必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