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着眼全球培育支柱产业 | |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和重塑,脱钩断链等风险挑战不可低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是国资国企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世堂表示。守正创新强链补链今年以来,中央企业以有效投资加快产业链强基础、补短板,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粮食安全等产业链领域的卡点堵点,明确重点投资项目近300项,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近日在京举办的中央企业产业链沙龙,正式发布“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徽标,凸显了央企保障产业链韧性和安全的信心。该徽标共有4条彩色链条,既象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四大理念,即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又象征四链协同,即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有机协同、高度融合;还代表产业链建设的四条路径,即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徽标主体结构则体现了主体支撑、融通带动作用。小小徽标蕴含着中央企业对于使命担当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链长建设的系统性、探索性。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中国中车集团副总裁马云双提出,供给侧和需求侧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循环迭代,推动产业链持续升级。以引领性产品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上精准对接,实现需求牵引、市场导向、协同攻关、示范应用、规模产业化链式推进。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融合。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认为,创新链要围绕产业链开展协同攻关,供应链要解决“用起来”的问题,资本链要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让产业链变成技术策源之地、跨界融合之地、成果转化之地、创新孵化之地。着眼全球开拓进取。中国海油副总经理霍健认为,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市场规则。只有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才能获得真正的产业安全,才能促进产业动态演进。只有保持进取心、不断努力,才可能创造宽广的产业空间,创造有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勇挑重担敢打头阵中央企业立足全局全国全产业链,勇当链长、敢打头阵,有着坚实的体系支撑。国资委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方力量给予协调保障。相关中央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贯通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各项工作按照“建体系、搭机制、强保障”总体要求有序推进。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推进会指出,推动央企链长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着力推动中央企业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摸清产业链底数,是解决产业链短板弱项问题的前提。有关方面全面摸排产业底数,搭建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归集、动态更新、可视化展示。梳理了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重点企业,总结了影响产业安全发展的关键问题,形成“图谱—清单—举措”强关联的工作体系。随着产业链底数逐步清晰,“央企解决方案”也逐渐成型。央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和薄弱环节,锻造长板优势,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加速产业链发展建设。计算产业具有发展蓬勃、覆盖面广、拉动力强的特点,也是“卡脖子”的重点领域。“我们不能走别人的老路,也走不通。”中国电子副总经理刘眉玄表示,中国计算产业要面向最难的关键卡点堵点加大投入,打造中国特色绿色安全计算产业链。经过努力,中国电子链核优势更加稳固,其绿色安全计算产业链PKS“中国架构”实现突破,飞腾CPU与国际主流产品性能差距缩小,麒麟操作系统信创市场占有率达85%。机床是工业母机。我国机床业大而不强,高端领域亟待突破。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确立为第一主业,深入推进行业整合融合,在关键产品研制上取得突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贾大风表示,将重构创新体系,以技术专业性组建研发力量,构建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开放性平台。在加强产业链建设过程中,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规模、数据、应用等优势,牵头做好产业链资源协同和共享,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作为产业龙头,中国中车集团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带动上下游20多个配套产业、超3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孙永才表示,要聚焦打造自主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态化产业链和引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目标,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种子问题事关粮食安全。中国中化引进众多优异种质资源,积极吸收先进生物育种技术。“粮食丰产,既要有良种,又要有良法。”中国中化副总经理张方表示,中国中化通过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由一粒种子到一粒好粮,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带动粮食产业链和整个农业生态高质量发展。国资国企工作创新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该如何作为?赵世堂强调,国资央企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产业链建设作为国资央企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具体路径,以“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原创技术策源地+资本+人才+政策”汇聚合力,更好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和关键产业链,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根据有关部署,要持续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提升出资人产业属性监管能力,更多从国家战略全局谋篇布局,聚焦国资国企新时代功能定位,进一步丰富“管资本为主”的内涵边界,完善以使命导向和战略管控为主的产业属性监管方式,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及基础关键环节集聚。国资委的信息显示,产业链建设工作将聚焦战略目标扎实推进。经过一段时期努力,力争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和锻长板优势的链长企业,打造一批新形势下的关键性支柱产业,带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协同发展,产业链条融通创新、交织成网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全球领先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国有企业要在保障经济循环畅通、促进高质量平衡发展上发挥支撑托底作用。”有关专家认为,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和粮食国内生产自给的底线需求,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保链稳链,着力做好供应保障、协同储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培育支柱产业要“双管齐下”。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产业数智赋能,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搭建供需对接、要素整合、融合创新的平台型企业,培育更多具有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特征的新型中央企业。与此同时,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投入力度,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投入保障能力,培育新形势下关键性支柱产业。 转自:经济日报 |
|
2022-11-15 |
“一体化”全面发力 长三角加快打造强劲增长极 | |
铁路网总长超过1.3万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4.1%,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的29.8%,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30%……一项项数据显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迎政策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链式协同创新产业优势集群九城地区高科技技术企业增加1.3倍,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长1.6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4.4%,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发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中期评估报告显示,G60科创走廊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城市群、城市集群的前列。目前松江、嘉兴、杭州等九城聚焦集成电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就设在G60科创走廊,“公司成立4年来,乘着科创走廊这趟‘快车’一路向前跑,产业链上的企业沟通更加顺畅,可以一同创新、攻克难题,在新赛道上加速培育新优势。”公司执行总裁苏浩说。做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之一。从创新平台共建、关键技术共研、成果转化共投等方面探索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作为长三角区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G60科创走廊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样本。“我们看到,长三角区域创新成果转化正在向核心城市周边扩散,已逐渐形成创新链的关联网络,并相继明确链条上的不同分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首席研究员、规划研究室主任马璇说。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已形成产业优势集群。其中,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企业数在全国占比达到30%。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数据也显示出新动能产业带动明显。其中,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领域完成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增速高于全市工业13.4个百分点;江苏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3个百分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四年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各扬所长、协同发力,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2022)》报告指出。交通互联长三角“抱”得更紧近日,通苏嘉甬铁路初步设计获批,为年内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将有力补齐区域城际交通南北纵向供给体系短板,实现长三角南北两翼客运快速化。今年10月,安徽的巢马城际铁路全线首联悬臂连续梁顺利合龙,安徽连通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又将迎来高铁新通道。“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交通互联互通支撑长三角“抱”得更紧密。目前,长三角铁路网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6500公里。融合发展,交通先行。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发达的高铁网正成为长三角各城市间的“黏合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企业将总部设立在上海,将制造工厂、物流中心等设在长三角周边城市,利用高铁纽带串联起总部和工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深化基础设施规划有机衔接,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管理服务高效协同,为长三角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发展格局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上述报告指出,长远来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增进长三角区域民生福祉。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每万平方公里507公里。近日发布的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明确,未来,上海将建成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打破壁垒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敞开门”,促进机制体制“软对接”,推动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为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强动能。破除区域行政壁垒是推动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一环。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构建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跨省通办”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异地办事提供便利。以G60科创走廊为例,该区域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机制,实现九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跨区域可办理事项数量已经超过178项,大幅提高科创要素流动和配置效率。“一体化着重强调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马璇表示,从近年持续跟踪来看,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创新转化动力、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城市韧性和活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长三角区域新设市场主体1928万户。截至2022年7月,长三角区域共有市场主体3290万户,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已成为我国市场主体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中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结果显示,在营商环境得分前十的省份中,长三角三省一市全部上榜。对标国际一流,锚定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仍将持续前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部署着力破除招标投标等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制定长三角一体化“跨省通办”任务清单等一系列具体任务,明确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要素自由流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推动长三角地区加快建成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2022-11-15 |
前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2.31万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效 |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8.7万亿元,同比多增1.15万亿元。专家认为,M2增速、人民币贷款增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金融数据的表现,反映出国内经济复苏动能正在增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回暖。接下来,金融系统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融资成本继续下行今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贷款增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明显增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M2同比仍然维持高位,反映国内货币环境保持适度宽松,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前10个月金融数据反映出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增强,也表明此前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效果正持续显效,市场信心有所增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回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还体现在融资成本上。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适宜的利率条件。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年内LPR报价已多次下调。1年期LPR下调两次,共下行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调3次,共下行35个基点。此外,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序推出,引导存款利率下行。9月中旬,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很多银行还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1月份至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4%,比上年同期下降0.2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并加快落地,我国金融机构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降成本等方面发力,信贷总量表现积极,助推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今年以来,金融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带动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截至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7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6.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加快,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多,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提升。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前三季度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3.77万亿元。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前三季度增加2.63万亿元,同比多增5860亿元。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的加快落地。近期,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已经完成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为多个重大项目补充了资本金,加快了项目开工、建设进程。为引导政策性资金和市场化资金有效匹配,人民银行新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贷款额度和金融债发行额度,优先用于支持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建设领域。同时,央行引导政策性银行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贷款最长期限提高至35年至45年,提升项目贷款与项目建设周期、运营周期、投资回报周期的适配性。今年前8个月,3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九成。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接下来,货币政策将重点依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力,银行也将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基建项目持续提供配套信贷支持。强化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金融系统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在下一步工作中,金融系统还将强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资本金尽快到位。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致力于支持设备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投资,四季度效果会有所显现。“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增长取向。”王青表示,四季度将继续以宽信用助力稳增长,市场利率整体上将继续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中枢下方。一方面,国内物价将继续处于温和水平,这决定了国内货币政策有条件保持自主性;另一方面,四季度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仍然较大,宏观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为助力稳增长、夯实稳就业基础,仍需为宏观经济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汇率波动、国际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坚定地以我为主,稳增长要放在货币政策尤为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运行。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继续有针对性地实施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政策基调不动摇。货币政策还需兼顾多方面需求,运用相关的总量工具、结构性工具和价格工具等进行调节,并和财政政策等相关宏观政策、产业政策配合共同达到稳增长目标。 转自:经济日报 |
|
2022-11-15 |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增强基层和初级市场活力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为小微企业纾困,特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大大优化,我国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不仅解决了部分小微企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增强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信心,提高了小微企业的市场预期,活跃了以小微企业为服务主体的基层市场、初级市场,增强了市场活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力拓各类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畅通的融资环境,大大提升了各类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股权融资方面,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1日,A股市场共有171家小型微型企业上市,IPO募资额合计1227.61亿元。其中,今年以来共有36家小型微型企业上市,IPO募资额合计289.73亿元。上述36家小型微型企业中,在北交所上市的有12家,IPO募资额合计25.46亿元;在科创板上市的有15家,IPO募资额合计201.51亿元;在创业板上市的有5家,IPO募资额合计29.06亿元;在主板上市的有4家,IPO募资额合计33.7亿元。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健全,给予小微企业更多融资渠道,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延长了小微企业的寿命周期,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新三板改革不断深化,吸引越来越多小微企业挂牌融资。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1日,660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中共有4021家小型微型企业。今年以来,共有46家小型微型企业挂牌。“新三板作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平台,为优秀企业提供了高效、多元、小额、快捷的直接融资渠道。”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新三板深化改革、分层管理办法修订,特别是北交所开市一年以来对新三板龙头企业的撬动作用和反哺效应,使新三板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直接融资能力越来越强,中小微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成长壮大的路径进一步畅通。区域性股权市场亦是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今年9月2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增各类融资2448.13亿元。其中,股权融资776.21亿元,占比31.71%,较上年提升0.75个百分点。陈雳说,“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融资与股权转让业务,是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的主要通道,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服务方式和规范性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债券融资方面,今年政策举措频出。3月2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提出,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发债募集资金。今年7月22日,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发布的《关于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提出,“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债券”“鼓励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11日,科创债发行55只,发行规模合计576.5亿元;已发行26只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规模合计171.7亿元;双创债发行26只,发行规模合计147.7亿元。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微企业是个复杂多元的群体,融资需求多种多样,政策面需要营造宽松的环境,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去满足其多样化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产品创新,不断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丰富融资工具,提升融资可得性。“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打通各个环节的堵点,比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等和沟通问题,进一步提升沟通质量。此外,审查监管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出现的各类新问题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具体分析。”陈雳说。财政金融工具发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除了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外,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包括强化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董忠云表示,目前,社会信贷资源明显向小微企业领域倾斜,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改善。10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达到3.86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前9个月,国有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04%,很好发挥了大型银行的“头雁”作用。“随着多项金融工具发力,市场信心得以提振,社会预期得以改善,对于促进金融和小微企业良性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向清说。为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服务小微企业,财政工具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码,今年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扩大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10月27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增支小支农业务规模9172.90亿元,占比98.79%,较上年同期上升0.01个百分点。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担保融资可以为小微企业增信,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架设融资桥梁,弥补市场外部性,解决好广大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政提供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维持了企业运营,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谈及如何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宋向清建议,建立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实行开户行主体责任制。从风险投资到银行信贷,从债券市场到股票市场等,由开户行主要负责辅导和支持小微企业筹资融资,引导和指导小微企业建立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信用资质偏低、抵押担保物不足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因素,除了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发展社会担保与增信体系,完善信用评价机制。”董忠云表示,在为小微企业担保増信方面,地方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加强政策性担保或风险补偿力度等,积极为小微企业融资扫清障碍。白彦锋表示,从财政方面看,需要充分调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好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使更多市场主体受益。何代欣建议,细致研究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之间的关系,形成高低搭配、前后配合的政策组合模式;同时,财政部门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的投融资需求,在财力允许之内有效实施帮扶政策和融资担保。 转自:证券日报 |
|
2022-11-14 |
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太空快递” 天舟五号创造多个航天新纪录 | |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随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来访。朝着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轨道上运行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五号首次实现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世界纪录。这一技术突破对于提升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水平,提升空间站任务应急物资补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站阶段最快交会对接,让人类航天器交会对接用时进入“2小时”时代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后,“太空快递”首次送达,执行运输任务的仍是长七火箭。自2017年执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起,长七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五度携手,火箭总体技术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但研制团队以“打一发进步一发”为目标,从未停下追求改进的脚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研究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介绍,本发火箭进行了10项技术改进,包括发动机可靠性增长设计等,进一步提高火箭可靠性。今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全年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包括发射空间站问天舱和梦天舱、两艘天舟货运飞船、两艘神舟载人飞船。截至目前,已完成5次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随着空间站转入长期在轨运营阶段,未来几年,长七火箭将保持每年2次左右的发射频率,为空间站天地物资运输提供保障。长七火箭既可发射天舟货运飞船,也可以发送其他卫星载荷,后续可在中低轨卫星发射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天舟五号也是中国空间站在太空形成“T”字基本构型后迎来的首位“访客”。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它与空间站组合体的交会对接用时大幅缩短,创造了空间站阶段交会对接最快纪录,让人类航天器交会对接用时进入“2小时”时代。与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对于中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不仅意味着运输时长的大大缩短,使运输保鲜物品成为可能,而且能极大增强太空紧急救援能力。从6.5小时到2小时,标志着交会对接模式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加丰富,适应能力更强,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趋成熟。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天舟五号是我国第五艘货运飞船,也是一艘全密封货运飞船。作为空间站的地面后勤补给航天器,天舟货运飞船有全密封货运飞船、半密封货运飞船和全开放货运飞船3种型谱,满足不同货物运输需求。目前,天舟五号是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据介绍,天舟五号装载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6个月的食品、医药物品等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还搭载了“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宇航用氢氧燃料电池、空间宽能谱高能粒子探测载荷等试验项目。物资共计约6.7吨,货物(含载荷)约5.3吨,携带补加推进剂约1.4吨,将为神舟十五号乘组3人6个月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和空间应用领域提供物资保障。其中,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让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带去了空间站舱内外科学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等应用物资,如空间冷原子干涉仪将基于天和核心舱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开展实验。此外,此次送入空间站的舱外材料暴露试验装置,将开展微重力和空间辐射环境对有机形状记忆合金、轻质抗辐射金属材料以及月壤水泥等特殊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影响研究。此次任务是在中国空间站有人驻留情况下,首次进行货运飞船交会对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近距离交会对接过程的可靠性,天舟五号具备故障情况下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任务备份能力。当飞船靠近并贴紧空间站时,航天员同步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密切关注着天舟的各个动作和各项参数。当对接圆满完成,货运飞船停稳后,航天员将很快进入其中,拿到来自地球的“家乡货”。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我国首个完成200次发射的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所有天舟货运飞船都是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至今已成功发射5艘天舟货运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所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的第200次发射任务,该中心也成为我国首个完成200次发射的航天发射中心。据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第一个100次发射任务用了32年,执行第二个100次发射任务仅用了6年时间。始建于1970年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大航天发射场。2021年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以100%的成功率,完成了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3个大型舱段和4艘货运飞船的重大航天发射任务。近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逐步形成了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实现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10吨到2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5.5吨到14吨的巨大飞跃,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随着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发射场约每半年发射一次“天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钟文安介绍,在一次次发射任务中,文昌航天发射场科技人员增强航天测试发射能力,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在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工程研制等方面使劲用力,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服务转化于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续将重点围绕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射工位、重型火箭发射工位等拓展建设内容,为中国航天的巡天望远镜、载人登月、深空探测、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应用与发展、低轨互联网星座等提供强有力支撑。 转自:人民日报 |
|
2022-11-14 |
多地PPP项目相继开工 政策力挺民间投资参投基建 | |
作为稳投资、撬动社会资本的重要抓手,PPP项目正加快落地见效。近日,多地PPP项目相继开工。例如,11月2日,甬舟铁路(浙江宁波至舟山)全线开工,该铁路将创造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合建桥梁等多项世界纪录。1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体育训练中心PPP项目开工,该项目估算总投资5.878亿元。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名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财政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社会资金等到位,PPP项目抓紧开工建设将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国通过PPP模式形成了一批实物工作量。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入库项目430个、投资额6935亿元。从地方看,11月8日,四川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发布消息,四川省PPP中心持续加强指导服务,项目单位铆足干劲,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推动项目加快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四川省PPP项目库(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546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440个,累计形成实物工程量5378亿元,较上年增加1179亿元。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昱成表示,PPP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支持“两新一重”、绿色低碳、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精准有效地服务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落地实施。值得一提的是,PPP模式得到政策面支持。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提出将鼓励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等通过银团贷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重要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PPP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深入合作的特有模式,在解决各方风险顾虑、充分保障各方利益方面具有功能优势。推动PPP模式规范发展,有助于引导民间投资进一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项目立项过程中要多听取民营企业、专业咨询机构的意见,根据“重运营”的既定政策做进一步优化。这样一来,能够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在李名金看来,通过PPP模式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基建项目的整体质量,带动就业,扩大内需;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有助于政府投资发挥杠杆撬动作用。谈及如何利用PPP模式发力稳投资时,唐川表示,除在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作用外,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PPP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政府、地方国企的资金回款诉求。存量项目盘活后,入账资金极可能转为新增项目的投资款,进而形成“稳投资”的良性循环。同时,PPP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服务能力,产生良好的运营收益,也有利于参与项目投资的社会资本“再投资”。陈昱成建议,细化民间投资进入的领域、方式、比例、规模、地位及退出机制等内容,进一步保障其合法权益。 转自:证券日报 |
|
2022-11-14 |
0月新增信贷、社融不及预期 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增长主力 | |
分析师指出,居民中长期信贷需求不足是人民币贷款大幅少增的主因。中国人民银行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且大幅低于预期。分析师表示,居民中长期信贷需求不足是人民币贷款大幅少增的主因。央行数据还显示,受新增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两项拖累,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097亿元。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8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850亿元,新增社融1.75万亿元。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界面新闻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居民信贷需求尤其是中长期信贷需求大幅萎缩。央行数据显示,10月,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减少180亿元,同比下降48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2亿元,同比下降93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2亿元,同比少增3889亿元。梁斯指出,居民短期贷款减少,说明消费意愿依然疲弱;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少增,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依然萎靡,9月楼市交易回暖的态势并未在10月得到延续,这与房地产交易高频数据相符合。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的数据显示,10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1077.78万平方米、9.79万套,同比下降18.03%和22.7%,降幅均较9月扩大5个百分点左右。除了房地产因素外,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和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都表示,疫情反弹扰动经济运行,对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影响较大,抑制了相关信贷需求。企业部门上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26亿元,同比增加15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843亿元,同比多减15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23亿元,同比多增243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905亿元,同比多增745亿元。王青指出,企业中长期贷款韧性很强,表明宽信用方向明确,但票据冲量现象抬头,说明企业信贷结构有所恶化。“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季节性少增8865亿,同比多增2433亿,虽较上月多增幅度收敛,但明显强于整体信贷表现,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韧性很强。”他说,主要原因是当前政策面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的支持力度,包括9月底第二批3000亿元基础设施基金投放完毕、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再加上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贷款加速落地,都会对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较强支撑。梁斯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了8月以来同比多增的态势,显示实体经济在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支持下有所恢复,但短期贷款多减、票据融资多增,说明依然存在“以票充贷”现象,也显示短期内企业对经济预期有所走弱,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稳固。社融方面,导致社融增量同比大幅减少的原因有二,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321亿元,二是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减少3376亿元。截至10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3%,较上月放缓0.3个百分点,创今年5月以来新低。梁斯表示,由于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大幅前置,下半年政府债券融资同比明显放缓,预计这一现象将持续至年底。对于M2增速的回落,梁斯表示,主要由于缴税因素所致。“10月通常为缴税大月,当月新增财政存款达1.14万亿元,这对M2带来抽水效应。”他说。王青表示,在季末透支效应退去、财政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的带动下,11月新增信贷有望恢复同比多增,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也将恢复上行,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仍是主要增长点,这也是当前宽信用的一个主要发力点。他还表示,11月国债到期量将大幅下降,对社融数据的下拉效应会相应减弱。“不过,去年11月仍是专项债发行高峰期,今年10月加发的5000亿元专项债基本发完后,11月再度面临专项债发行断档问题,或会对月度新增社融数据形成一定拖累。这意味着11月社融数据仍有可能同比少增。我们判断,年底前宽信用将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发力和商业银行贷款多增。”郑嘉伟表示,随着中央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未来疫情防控对经济的约束将进一步减弱,加上地产债融资逐步恢复,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进一步稳固,社融会逐步企稳。 转自:界面新闻 |
|
2022-11-14 |
我国消费市场韧性逐渐显现 | |
“双11”购物平台多元,消费方式多样——我国消费市场韧性逐渐显现今年的“双11”,颇不寻常。一方面,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给消费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持续做好精准防疫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力落实系列促消费政策,巩固提升消费能力,新型消费稳定增长。专家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但今年“双11”仍呈现线上线下结合发力、消费方式更多样的特点,消费市场韧性逐渐显现。购物平台多元 线上线下结合“双11”预售开启后,老字号荣宝斋日均直播5小时,其天猫旗舰店近期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倍。京东家电迎来开门红,28小时共售出超1500万件家电产品。“抖音双11好物节”开启1小时,抖音商城支付客单价同比增长217.1%。“今年‘双11’促销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购物平台也愈加多元,直播带货成为网购又一主战场,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表示,从供给端看,服务更加精细化。从售前促销活动规则、最终优惠价格显示,到售后商品保价、退换货服务时限延长等,平台和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务。从需求端看,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务的品质品牌。今年“双11”,线上线下深度结合。“线上消费并不是简单地替代线下消费,而是成为消费创新拓展的重要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表示,“双11”已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融共生的印证。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届天猫“双11”只有27个商家报名,到今年有29万个来自全球的品牌参与,其中7万个品牌是首次参加。“线上经营依托并服务线下实体经济。”关利欣认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充分发挥以线上经营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线上赋能线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1%,增速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实体店铺零售逐步改善。消费市场恢复 基础仍需巩固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疫情对消费产生扰动,让“双11”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陈丽芬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双11”消费增速可能会受拖累,但“双11”电商购物节依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回暖,并带动零售、物流等服务业的加快恢复发展。透过一年一度的“双11”晒单,仍能发现消费需求的新趋势,玩具、宠物、运动户外类商品增速加快。同时,理性消费和注重性价比仍是消费者的重要考虑。“‘双11’等重要消费节庆进一步丰富了消费供给,增添了消费市场活力。”关利欣分析认为,我国消费市场复苏存在很多积极因素,“但也要看到,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区快递收发出现延迟,聚集性、接触性消费恢复程度较低,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表示,消费业态模式不断创新将助力挖掘消费潜力。疫情之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快应用,对居民消费的激发带动已经不仅局限于商品消费,部分服务消费也加快转向线上。同时,电商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便利度,形成消费新增长点。多出实招快招 拉动消费增长要加快落实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结合各地实际,多措并举恢复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政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促消费政策组合拳,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动能,丰富消费场景,推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陈丽芬表示,以大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的消费发展为驱动力,增强大型中心城市消费集聚力和消费供给创新力;以传统消费为主力,加大促消费优惠力度,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政策创新为引领,培育消费增长引擎,挖掘消费新增长点。关利欣表示,要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城市商业体系和供需对接机制,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融入现代流通体系,同时,丰富线上线下商品、服务和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随着产业的深刻变革,实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电商平台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有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建立优质的服务业新体系,构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陈丽芬表示。 转自:经济日报 |
|
2022-11-14 |
9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由涨转跌 业内预计后续政策将加码 | |
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4个和61个,比上月分别增加4个和5个。新房方面,成都、合肥环比上涨0.7%领跑。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新房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环比分别涨0.2%、涨0.2%、跌0.3%、跌0.5%。 二手房方面,北上广深环比分别涨0.4%、涨0.5%、跌0.6%、跌0.4%。“9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整体环比呈现下滑,这是较少见的现象,房价下行不断蔓延到一线这一趋势代表着降温面在扩大,政策后续预计会进一步加码。”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9月房价下行的城市依然在增加,市场并未形成有效的复苏。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同样表示,“当前房价指数数据总体处于降温的通道中,尤其要警惕一线城市出现降温压力。”统计局数据显示,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4%和0.5%,降幅均与上月相同。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表示,二线城市内部继续分化,热点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在本轮行情中有望加速恢复。9月底,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对换购住房予以个税退税优惠、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等利好政策接连出台,为楼市注入信心。展望后市,陈霄认为,各项利好政策促进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四季度市场有望加速恢复,价格跌幅也将迎来收窄空间。 转自:中国经济网 |
|
2022-10-26 |
护航高校毕业生求职路 国资央企打出“组合拳” | |
启动夏季招聘、线上线下结合、挖掘岗位潜力……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录2022届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8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年度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国资央企全部增开夏季招聘“从收到面试通知到拿到录用通知,只用了3天时间。”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李佩儒通过“国聘行动”平台,在今年中央企业开展的夏季招聘中找到了心仪的职位。启动夏季招聘,是今年国资央企护航高校毕业生求职路的重要举措之一。6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部署会,要求国资央企在去年秋招、今年春招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深挖岗位潜力,增开一轮夏季招聘。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迅速响应,纷纷在全系统动员部署。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全部开展了夏季招聘工作;湖南省国资委要求所监管企业将夏季招聘作为稳岗就业“一把手”工程;天津、安徽等地国资委对招录高校毕业生所需工资性支出实行工资总额单列,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云端宣讲、线上测评、视频面试、网上签约……疫情之下,中央企业在夏季招聘中线上线下齐发力,除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央企的官网外,多渠道投放招聘信息,灵活调整招聘形式,为求职者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挖掘岗位潜力 超前储备人才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稳就业扩就业的前提。今年以来,很多中央企业把当前用人所需与超前储备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与促进就业并举。作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氢能、储能等领域加速布局。“结合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清洁能源、新兴产业等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稳步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提升关键领域人才厚度。”国家电投新闻中心主任蔺明照介绍说,截至8月底,企业已录用3373人,较上年度实际招聘人数增加601人,增长21.7%。围绕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重点业务,中国移动集团大力引进优秀毕业生人才,储备科技人才“后备军”;中国船舶集团提前梳理空缺岗位,科学制定招聘计划,建立战略人才储备机制,打造船舶行业人才“蓄水池”。此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央企积极发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作用,开展校企行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提供更多交流与展示机会,集聚更多产业孵化资源,以创业带动就业。筑巢引凤,既要引得来,更要用得好。据了解,中核集团为优秀毕业生配备了首席专家作为导师,中国航发帮助硕博士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助力优秀人才早日登上大平台、介入大项目、实现大发展。“近年来我们持续改进完善人才规划体系,逐步建立起‘H’型职业发展通道,毕业生入职后可以选择专家路线或管理路线发展,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切换路线,实现双向交流。”中国移动有关负责人表示。助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们将全集团员工分为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投资管理人才等6大类,为每支人才队伍定制差异化培养方案,搭建科学的人才发展梯队。”9月19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国军在网络直播中,回答了求职者关于职业发展的提问。同一场直播活动中,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武璇向广大高校毕业生伸出了“橄榄枝”。“中国能建全系统7000多个职位虚位以待,期待广大优秀毕业生加入我们,一起投身我国能源电力建设事业。”武璇说。眼下正值“金九银十”招聘季,连日来一系列以“对话新国企·稳岗扩就业”为主题的国资央企直播带岗活动在多个网络平台火热开展,包括国投集团、中国能建、中国商飞、中国钢研、中林集团在内的11家中央企业共释放岗位超过1.5万个。揽才没有“休止符”。目前,中国宝武、中国物流、国家能源集团等中央企业已经全面启动2023年校园招聘。“作为央企人才开发交流平台,国投人力将持续对接各类用人主体,常态化实施促就业举措,全面助力就业扩容提质。”国投人力董事长孟书豪说。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指导推动国资央企以市场化手段招录高校毕业生,通过扩大有效投资、超前储备人才、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等务实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转自:新华社 |
|
2022-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