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前称:威海工业新区),位于威海市区中部,地处威海城市群的中心地带。辖区总面积29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78平方公里。其前身威海市工业园于200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报国务院备案。作为威海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新型工业城区,威海工业新区是山东半岛区域规划建设标准最高、规划面积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城区,新区10年将规划发展成一座拥有30万人口的工业新城。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于2005年,2006年3月成立省级开发区,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区位于威海市区中部,地处威海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的中心节点,总面积约297平方公里,共计169个村,13万人口,是威海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新城市拓展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综合实力开发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区”。
威海是一座项目集聚、创新驱动的产业之城。大力实施工业带动战略、产业强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或千万美元大项目共计120多个,吸引了日本豪雅、美国佳顿、韩国乐天等世界知名企业入驻,培育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拓展纤维,世界最大的钻夹头生产基地——威达集团,国内最大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三角工业园等一批优质企业,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及制品、食品医药、文体休闲用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信息六大优势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起了三角轮胎、拓展纤维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70多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与清华、北大等3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九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