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署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方向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 |
财政部30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介绍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财政部门针对市场主体需求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多种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等,不断加大减负纾困力度。根据《报告》,上半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5074亿元、办理退税18455亿元,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64万亿元。《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5962亿元,同比增长85%;服务各类市场主体78万户,同比增长214%;支小支农业务规模5889亿元,同比增长86%,支小支农业务规模占比98.78%,同比增长0.09个百分点。《报告》提到,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用好用足专项债券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严格资金使用监管,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各地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基本完成发行任务。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报告》认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开局,1至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3月份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疫情等影响,当月收入增速同比回落至3.4%。4、5月份,叠加集中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影响,财政收入有所下滑。随着疫情逐步好转、稳经济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6月份财政收入企稳回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当月,全国共有25个省份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总体看,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在支出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统筹,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2.89万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下半年将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报告》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比如,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认真研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督促地方加强政策配套,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实施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等。为了稳经济促发展,近期一些财政增量政策已经出台。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养老托育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各地今年内顶格减免地方“六税两费”。同时,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9-02 |
资金保障更加有力 基建项目集中开工 | |
热浪滚滚挡不住项目建设的强劲步伐。在西安富阎新区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各种管道纵横交错,编织出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图。近期,湖北、陕西等地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江苏、河南等地相继出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具体举措……业内人士表示,进入秋季,工程施工条件进一步改善,加之债券、信贷、创新金融工具、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各类工具带来的资金加快到位,三季度一批重点基建项目有望集中开工,汇聚托举有效投资的强大合力,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料升至今年以来高位。三季度将迎施工潮“我们正全力推进项目主体施工。最近天气炎热,为确保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多管齐下,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坚守安全生产红线,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人员作息时间,全力做好人员保障工作,高效有序推进西飞民机研发中心项目施工进度。”西安富阎新区国产民机产业发展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多地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万亿元。8月12日,湖北省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758个,总投资9063亿元。8月11日,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三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开工项目187个,总投资1987亿元。8月8日,位于辽宁省内的本桓(本溪至桓仁)高速公路、凌绥(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同时动工,3个项目预计总投资737亿元。此外,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近日在海口举行,集中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14亿元。同时,多地出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政策,加力扩投资。江苏省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切实加大新型基础设施、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城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民生、安全保障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构建高水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河南省近日发布的《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方案》提出,今年9月底前开工建设8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373亿元。到2025年,高铁(含城际)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运输机场数量超过6个,通用机场数量达到20个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港口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以上。湖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提出重点围绕交通物流、水利、流域综合治理、数字经济、城市基础设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公共卫生、能源等8个方面,今年投资总额7800亿元。随着大批基建项目开工,7月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14个月下滑的态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销售各类挖掘机17939台,同比增长3.42%。“预计9月份以后,工程施工条件好转,将出现一波赶工的情况。”某大型央企施工企业一位负责人说。多路资金驰援护航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期。促投资就是促增长,抓投资就是抓后劲。扩大有效投资,资金如何保障?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依法合规用好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新增的8000亿元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及时投放,引导商业银行、社会资金等跟进提供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好稳投资积极作用。国家发改委日前强调,要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切实加大力度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并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业内人士注意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加快落地。8月12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正式投放海南省首笔政策性金融工具5830万元,用于支持海口江东新区产业发展配套路网二期项目。8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成功投放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1971万元,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贵阳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专项债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今年以来各地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7万亿元,基本完成了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去年提前了半年时间。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截至今年6月底,地方专项债限额还有1.70万亿元的富余量,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用足用好专项债限额,是巩固下半年经济恢复势头的可行之举。PPP也有望加快出力、继续加力。近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PPP市场规模稳中有增,新入库项目279个、投资额4586亿元,签约率、开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下半年PPP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会进一步显现,预计PPP项目的数量会有所增多。”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半年PPP政策转暖,地方政府对PPP的信心明显恢复,新启动的PPP项目数量企稳回升,预计下半年PPP入库量会进一步增多。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今年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当前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副主任胡祖铨表示,当前经济有望回归合理增长区间,投资资金保障更加有力,项目开施工情况向好,有效投资空间正不断显现,如投资流向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粮食能源供应安全、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趋势愈发明显,高质量投资的成色越来越足,有效投资综合效应不断彰显。毕马威日前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表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货运物流有序恢复、低基数叠加政策支持,预计三季度基建投资将进一步发力。“近期挖掘机开工小时数等数据环比明显增长表明项目施工情况改善。”国海证券分析师盛昌盛认为,随着专项债、银行贷款与社会资本等各类资金加快到位,三季度重点基建项目有望集中开工,引领新一轮施工热潮,预计三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将升至今年以来高位。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称,在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财政发力更加精准和项目储备较为充足等有利因素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长13.7%。 转自:中国证券报 |
|
2022-08-18 |
稳投资持续加力 新基建蕴含新机遇——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投资篇 | |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稳投资加码发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基建蕴含新机遇,一项项重大工程抓紧推进,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力。基建加码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汇聚稳经济合力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投资数据的改善,释放出经济逐步企稳恢复的积极信号。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增速虽较1至4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收窄1.9个百分点。“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投资增长支撑作用逐步加强。”在6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摆上重要位置。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政策加力信号持续释放。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截至5月底,新增专项债已发行2.03万亿元,完成下达额度的59%,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万亿元;新开工10644个水利项目,投资规模4144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项目609个;新开工120个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项目,总投资1820亿元……前5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增速比1至4月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6月末,在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干流,近百台运料车、振动碾、挖掘机往来不断。这是“西电东送”接续基地重点工程——巴塘水电站的施工现场。施工方中国安能三局24小时不间断施工,大坝填筑施工量由原计划的每月30万方提升到60余万方。“5、6月历来是施工旺季,今年更与复工复产、各地加大基建项目开工力度相叠加,很多项目工地都在加快进度。”中国安能集团总工程师张利荣说。加快推进施工进度,意味着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更大投资效益。重重困难之下,制造业投资保持了“韧性”。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实现了两位数增长,10.6%的同比增速虽较1至4月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收窄1.8个百分点。“高”“新”投资增速快结构优化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投资,在短期体现为需求,在中长期体现为供给。推进高质量发展,优化供给结构是必然选择。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更不是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新基建,是支撑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的战略性基石。我国5G基站建设加快推进,前5月新建基站27.5万个,基站总数已达170万个。作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重要一环,今年“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一个个数据中心项目加快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盛夏时节,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据介绍,项目新建机架12000多个,未来将实现宁夏与京津冀地区间传输时延8毫秒。对于新基建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从储备项目情况看,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干企业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一批重大项目将开工建设。古都西安,投资额达到1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增产扩能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计划年内正式投产。“未来,比亚迪所有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级零部件都会在这里出现,比亚迪在西安地区的年产量,也将从30万辆提升到60万辆。”比亚迪西安地区总经理刘振宇说。今年1至5月,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24.9%,远高于制造业投资10.6%的增速。发力先进制造业投资、绿色低碳投资,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的投资结构,正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锚定扩大内需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推动技术进步、产业改造升级也离不开投资,这意味着有效投资需求大、潜力大。由投资、消费构成的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一季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6.3%。增强“主引擎”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一半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目前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措施正抓紧落实,助力增强扩大有效投资的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复杂国内外形势下重塑中国经济新优势的深远谋划。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意味着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江苏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动工具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车间里,智能机器人运输车往来穿梭;车间外,一个1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工厂正在抓紧施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要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产品在全球树立良好品牌。”宽阔的伶仃洋上,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在稳步建设,隔海相望的中山市和深圳市将被连通。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着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个个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更大的投资空间随之拓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带来新的投资机遇。不断释放的投资潜力,也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转自:新华网 |
|
2022-07-07 |
地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策密集出台 | |
近期,各地纷纷推出政策举措,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内容包括重大项目推介、创新投融资方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地方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今年1至5月,我国民间投资增长4.1%,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6.9%。虽然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仍占大头,但受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整体投资。从各地数据来看,尽管多数省份前5个月的民间投资增速都实现正增长,但较前4个月增速下滑,甚至有的省份前4个月还是正增长,但前5个月却同比下降。比如青海前5个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7%,而前4个月这一数值为增长16.6%。“当前,民间投资放缓的幅度要大于整体投资,显示民营企业对未来预期谨慎,信心偏弱,投资和融资意愿持续低迷。”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针对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等多个方面做好促进民间投资相关工作。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政策持续加力,预计下半年民间投资将有所回暖。一批重大项目向民资敞开近期地方纷纷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上海提出,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市域铁路、新型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支持扩大企业债券申报和发行规模。河北明确,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准入,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年内REITs实现零的突破。鼓励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将收回资金按规定用于再投资。在各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举措中,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天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共18个,总投资399.7亿元。北京上半年完成首批155个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总投资1456亿元,数量和投资额皆为5年来最高。众鑫天和咨询顾问集团董事长黄小利向记者介绍,目前吸引民间资本的项目有三类:一是依托政府发展的基础设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二是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市场需求较大的技术革新和迭代产业;三是涉及百姓生活的日常刚需产业。发挥民间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6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就需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而投资作用的发挥,关键看民间投资。”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在梁启东看来,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做到投资领域放开,放松政策限制,健全法律法规,真正做到该放的都放开,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市政设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领域。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融资不公平问题。认真清理金融机构内部规定,坚决废止贷款发放的评价机制、风险控制和行政追责中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歧视性条款。明树数据高级研究员杨晓怿表示,在基建领域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中,持续扩充资金来源、引入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显然是重要一步,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是进一步促进基建领域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可借民间资本的活力、民营企业的灵活性来开创更灵活、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投资领域与投资项目。王军认为,为帮助民营企业形成稳定良好的预期,增强扩大投资的积极性,需要政策制定者注重与民营企业深入沟通,并形成政商沟通的机制性安排,以便制定出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特别是尽快设置清晰的指导民间资本投资行为的“红绿灯”,减少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