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纷纷推出政策举措,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内容包括重大项目推介、创新投融资方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
地方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今年1至5月,我国民间投资增长4.1%,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6.9%。虽然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仍占大头,但受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整体投资。
从各地数据来看,尽管多数省份前5个月的民间投资增速都实现正增长,但较前4个月增速下滑,甚至有的省份前4个月还是正增长,但前5个月却同比下降。比如青海前5个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7%,而前4个月这一数值为增长16.6%。
“当前,民间投资放缓的幅度要大于整体投资,显示民营企业对未来预期谨慎,信心偏弱,投资和融资意愿持续低迷。”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针对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等多个方面做好促进民间投资相关工作。
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政策持续加力,预计下半年民间投资将有所回暖。
一批重大项目向民资敞开
近期地方纷纷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
上海提出,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市域铁路、新型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支持扩大企业债券申报和发行规模。
河北明确,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准入,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年内REITs实现零的突破。鼓励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将收回资金按规定用于再投资。
在各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举措中,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比如,天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共18个,总投资399.7亿元。
北京上半年完成首批155个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总投资1456亿元,数量和投资额皆为5年来最高。
众鑫天和咨询顾问集团董事长黄小利向记者介绍,目前吸引民间资本的项目有三类:一是依托政府发展的基础设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二是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市场需求较大的技术革新和迭代产业;三是涉及百姓生活的日常刚需产业。
发挥民间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
6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就需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而投资作用的发挥,关键看民间投资。”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
在梁启东看来,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做到投资领域放开,放松政策限制,健全法律法规,真正做到该放的都放开,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市政设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领域。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融资不公平问题。认真清理金融机构内部规定,坚决废止贷款发放的评价机制、风险控制和行政追责中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歧视性条款。
明树数据高级研究员杨晓怿表示,在基建领域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中,持续扩充资金来源、引入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显然是重要一步,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是进一步促进基建领域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可借民间资本的活力、民营企业的灵活性来开创更灵活、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投资领域与投资项目。
王军认为,为帮助民营企业形成稳定良好的预期,增强扩大投资的积极性,需要政策制定者注重与民营企业深入沟通,并形成政商沟通的机制性安排,以便制定出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特别是尽快设置清晰的指导民间资本投资行为的“红绿灯”,减少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转自: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