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商务局开办外资招商引资线上培训会,为从业者提供宝贵经验 |
慧选网最新消息,为落实商务部稳外资工作精神和天津市招商引资部署方针,以及提升天津市各区外资招商引资水平,天津市商务局于两日前开办了市外资招商引资线上培训会,天津市各区外资招商引资主管部门、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局等单位招商人员,总计200余人参会。天津市商务局分管局领导聚焦我市“十四五”规划、制造业为根、新动能引育等发展战略,深入统一思想、激活动力,针对学习研究和掌握利用重点政策、强化外资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招商等进行了动员部署。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科融集团、市开发区协会分别围绕市重点项目办及“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智能制造相关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科技型企业高成长发展政策、“海河英才”人才引进政策、制造业利用外资形势与对策进行授课。经开区、保税区、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围绕外资招商引资前人的经验和普遍性强的政策进行了交流发言。经过此次会议,扩大了政策运用和招商经验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外资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
2021-03-20 |
泰达科技园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据《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8〕300号),泰达中小企业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入选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入选的共有13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部享受国家政策规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孵化器的企业在享受切实政策红利的同时,对孵化器也是一种荣誉。泰达中小企业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成功入选是其一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硬实力的见证,也足以表现出对创新创业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泰达中小企业科技园占地面积约3.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3万平方米,于2011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泰达是旨在为小型中型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是集中了企业孵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于一体的小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截至2021年2月,入园企业共计115家。包括了国家级科技型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挂牌上市企业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NEW OCT),市级雏鹰企业8家,瞪羚企业2家。近年来在园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内企业蓬勃发展,已形成以博蕴生物、瑞贝精密机械、中证检测、ALLGON、派尼尔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大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检验检测、电子通讯类为主导的企业聚集效应,园区内已形成上下游带动及合作效应,行业小生态圈态势已经逐渐形成。 |
2021-02-23 |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为发展引擎升级提速 |
据慧选网编辑部了解,近日,天津市人大审议通过《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示范区建设应当推进自主创新,保障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条例》明确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各类规划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多规合一”,保证规划严格落实。在创新发展方面,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强化攻关,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海洋经济等细分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人才是创新最根本的要素。《条例》规定,管委会应制定创新创业型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人才信息平台,健全人才培养、流动、评价、激励、服务和保障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高端研究咨询机构在示范区建立人才培养机构。鼓励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通过科技成果入(折)股、股(期)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方式,落实对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慧选网专注于此类产业链规划,产业链咨询服务,选择慧选网,智慧您的产业发展。慧选网专注于此类产业链规划,产业链咨询服务,选择慧选网,智慧您的产业发展。 |
2021-01-22 |
武清区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汇聚创新资源 |
慧选网获悉,一是坚持外引内育,培育创新动能。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库,目前累计聚集各类企业575家,培育“杀手锏”产品24项;加快实施“科创板上市培育种子计划”,对标上市条件,辅导北油电控、澳普林特等重点企业上市挂牌。二是打造特色载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等于一体的智能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应急科技、区块链等10大板块,目前已有30余个项目签约;以红日药业为龙头建设生物产业联盟,依托天津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孵化。三是加强区域协同,开展创新合作。深耕“通武廊”小京津冀试验田,围绕生物医药、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与市科技局合作设立生物医药、智能科技产业专项,加快解决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问题。四是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积极推进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举办投融资对接会和科创板上市辅导,区两级金融支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慧选网专注于此类产业链规划,产业链咨询服务,选择慧选网,智慧您的产业发展。 |
2021-01-22 |
天津市又新增两处综合保税区 |
据慧选网编辑部了解, 昨天,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和东疆综合保税区通过联合验收组验收,我市又新增两处综合保税区。天津泰达综保区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天津出口加工区,2019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目前该区域的主要业务涉及家具制造、物流等领域,今年1至10月,该区域实现进出口11.08亿元,同比增长26.7%。天津东疆综保区位于天津港东北部的东疆港区内,前身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2020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0.29平方公里。此次两处综保区通过验收后,将实现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叠加,有利于区域内全球保税维修、跨境电商、服务外包、融资租赁等高端业态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市完善全面开放新格局。慧选网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政策解读,国家级名单更新,相关开发区新闻,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及新闻。 |
2021-01-22 |
天津新增泰达综合保税区和东疆保税区 |
据慧选网一手讯息,联合验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基础上,实地对泰达综保区的卡口、围网、视频监控、办公用房等基础和监管设施进行了现场验收,并召开了评审会议。天津泰达综保区的基础和监管设施建设符合《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天津出口加工区,200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作。国务院批复天津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获批之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迅速布置验收项目建设事宜,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如期完成了验收工作。保税维修、物流等领域,今年1-10月,该区域实现进出口总值11.08亿,同比增长26.7%。东疆综合保税区12月4日,天津海关会同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商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进行了验收评审。经现场汇报、联合验收小组同意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2020年5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在原址原范围上整合优化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东至非洲路,南至北京道,在西安道垂直码头岸线向东折至美洲路,总规划面积为10.29平方公里。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利用综保区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依托融资租赁、国际贸易和高端航运物流等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在保税维修再制造、跨境电商进出口分拨、智慧冷链物流以及文化贸易等领域深耕拓展,谋求多样化的、更具口岸特色的产业形态。进一步推动天津市全面开放新格局,更好对接国内、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天津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元化创新、高质量发展。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为滨海新区推进综保区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叠加,实现更高水平的开发开放。慧选网招商团队深耕政府招商引资十余载,选择我们,智慧您的产业发展。 |
2021-01-22 |
天津新增两处综合保税区 |
据慧选网编者了解,日前从天津海关获悉,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和东疆综合保税区通过联合验收组验收。加上此前已通过验收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目前天津口岸已拥有3个综合保税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天津出口加工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目前该区域主要业务范围涉及家具制造、物流等领域。2020年1月至10月,该区域进出口总值11.08亿元,同比增长26.7%。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港东北部的东疆港区内,前身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0.29平方公里。该区域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创新的政策功能,推动融资租赁、航运物流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慧选网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政策解读,国家级名单更新,相关开发区新闻,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及新闻。 |
2021-01-22 |
天津优化营商环境 |
慧选网最新消息约11个西湖大小的团泊湖畔,一个名叫静海湾智慧健康小镇的项目即将破土兴建,占地约2700亩。与此同时,另一个被定位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的项目,也完成选址,占地3600余亩。两个项目同一个投资方,深圳宝泽控股集团。其掌门人是一位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天津人。春江水暖,市场最知。几年来,经改革大潮洗涤,津沽营商环境焕然一新,市场磁吸日显,经济活力绽放。于是,干货满满的“天津八条”重磅推出,“双万双服”活动全面推开,“海河英才”计划、“民营经济19条”次第出台。全市上下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世界一流践行“一制三化”……天津深谙改革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干部首当其冲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练就改革创新本领。于是,“打开脑袋上的津门”,成为几年来天津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词。全市还不遗余力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实行“三个一律免征”,全面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费。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以上。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换来了天津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全国前列。“我们这些在深圳打拼的游子,或许更能体会家乡打造营商环境的良苦用心。”张燊说。2018年10月,天津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去深圳调研,还召开了在深圳的津籍企业家恳谈会,让这些喝着海河水长大的企业家深受感动。他们转过月返津考察,欣喜地发现家乡的营商环境不逊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一定是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也一定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也正是改革的靶心和方向。一提到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很多人都用“活力四射”为其画像。这儿是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哪怕疫情防控期间,这里新生力量依旧持续活跃,“全国首单”、“北方首个”业务仍连绵不绝。除了中国融资租赁高地,这里还正在打造冷链物流中国样本。2019年,东疆保税港区实现税收同比增长45%。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东疆的税收依然维持正增长。上半年的进出口数据495亿元,同比去年不降反增1%,在全国保税港区里排名第三。这个成绩的难得在于,东疆没有传统区域的生产制造业,而是全部以航运、物流、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形成了如今的产业聚集。业内公认的一句话,或能道出端倪:“中国融资租赁业绝大多数最难啃的硬骨头,都是在这里攻克的。”可见,是改革激活了满池春水,是“专家+保姆式”服务赢得了市场的芳心。市金融局携手金融机构推出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对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融资需求,2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难中之难”──首贷、无还本续贷,皆有惊人突破;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今年1—7月,全市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与非税收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5.5亿元。天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聚集。市场主体总量约60万户。市场主体达130万户左右,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仍在大量增加……慧选网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政策解读,国家级名单更新,相关开发区新闻,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及新闻。 |
2021-01-22 |
天津东疆分类监管货值同比增长68% |
据慧选网一手讯息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获悉,2020年上半年,东疆分类监管试点企业共完成3526票非保货物入区,货值1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分类监管是指允许非保税货物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储存,与保税货物一同参与集拼,根据国内采购订单最终确定货物实际离境出口或返回境内区外的监管制度,可以有效盘活区内企业闲置仓储资源,东疆保税港区内已有11家企业获批分类监管资质,企业仓库总面积81675平方米,其中分类监管非保仓储面积23195平方米。近日,在天津海关和东疆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北联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获批开展分类监管业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货物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分批出区且不再受品类限制。下一步,东疆将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桥梁作用,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加速推进分类监管试点复制推广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仓库数字化水平,提升监管效能,探索将分类监管模式与保税维修、检测等创新业务相结合,丰富综合保税区业态。慧选网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政策解读,国家级名单更新,相关开发区新闻,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及新闻。 |
2021-01-22 |
天津东疆自贸港迎来新风 |
据慧选网编者了解,天津东疆正在围绕国际自由港的产业特征,聚集新的功能要素,形成新的业态模式,而这些新产业也将进一步拓宽东疆原有主导产业的发展空间。在主导产业形成一定优势后,天津东疆开启更具想象空间的新征程。不久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正式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这意味着,东疆将在已有的航运物流、租赁保理、国际贸易等主导产业基础上,拓展新的功能,发展新的业态模式。从首批落地的综保区项目来看,东疆下一步将致力于发展全球保税维修再制造、研发检测、跨境电商进口分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于天津东疆而言,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升级“再出发”的必然选择。 距国务院批复转型升级综保区不到两个月,天津东疆管委会宣布,建设一批综保区实体功能平台,同时签约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设计研究院、中机科(天津)汽车检测实验室等五个重点项目。至此,高端装备研发、汽车保税存储等多个综保区新功能同步在东疆正式实施。对于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7年12月保税港区一期四平方公里封关运作、2015年4月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的东疆来说,但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东疆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同类区域已经有较大的影响。它是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也是国内最重要的冻品、外贸进出口在全国保税港区中长期保持前三位。慧选网专注于此类产业链规划,产业链咨询服务,选择慧选网,智慧您的产业发展。踏上新的征程,东疆首批投用的基础硬件亮相,涉及服务高端装备研发设计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设计研究院、服务汽车保税检测的长春汽车检测中心天津实验室、服务保税生物医药研发和医疗器械进口的九州通国际健康城,以及服务智慧冷链物流的华锐全日物流有限公司。这5个实体平台主要分布在研发设计、物流分拨、销售服务等领域,承载着新的功能和业态模式,将为东疆长远发展提供新动力。去年1月,海关总署、商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综保区21条”),提出了包括赋予区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简化医疗器械进境注册或备案手续、试行汽车保税存储、开展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等21项任务举措,以助推综合保税区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综保区21条”发布后,东疆一直在做热身准备。就在7月9日当天,一批新的招商项目落户东疆。东疆管委会分别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快线航空有限公司、中机科(天津)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分别就设备研发、飞机租赁、保税检测及文化贸易签约。东疆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蕾表示,首要任务是加快落实国务院支持综保区发展的21条措施,把政策迅速转化为功能平台和落地项目,走上高水平开放之路,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积累经验、积蓄力量。作为目前优惠政策最多、手续最简化、开放层次最高的特殊区域,综保区有着更大的产业突破和制度创新空间。同时业界非常关注的一点是:对原有的主导产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009年以来,东疆一直将融资租赁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并协同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进行制度创新,开创了30多种租赁创新模式,成为融资租赁行业的标杆。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底,天津聚集租赁公司约3400家。而随着新的融资租赁监管办法发布,融资租赁的规范性和监管指标进一步提升,整个融资租赁市场都在经历减量提质的“大考”,东疆融资租赁自身也在进行转型升级。“新的产业不断加入,不会降低主导产业的地位。我们将通过租赁+保险、租赁+担保促进产业间相融共生。比如说,研发、设计等新业态,将来就能给租赁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也能创新出更多的业务模式。”。目前来看,东疆正在围绕国际自由港的产业特征,聚集新的功能要素,形成新的业态模式,而这些新产业也将进一步拓宽东疆原有主导产业的发展空间。“融资租赁既可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也可以服务于大型装备制造业,借助东疆升级综保区的契机,这对下一阶段融资租赁的发展也是重大机遇。”一位注册在东疆的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说。慧选网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政策解读,国家级名单更新,相关开发区新闻,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及新闻。 |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