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建数字经济产业标杆 |
3日获悉,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按照市场监管部门核定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形成全国领先的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汇津”流通交易生态系统,集聚大数据相关产业,建设具有天津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标杆。 为加快推动建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生态城先后赴贵州、上海、深圳等地深入调研,学习各地大数据交易机构的设立、运营、管理经验,在制度体系、业务开展、技术应用等方面融合吸收,并结合天津实际情况,与市金融局、市委网信办等沟通,委托国家信息中心完成《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方案》设计,同时自主编制《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和北方地区,辐射全国,建立市场化主导的数据交易服务机构,搭建数据供需双方互联沟通的桥梁,以创新培育大数据业务场景驱动数据交易业务。生态城也将以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设立为契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来源:天津日报 |
2022-06-14 |
中新天津生态城: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版 |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一类试点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借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升级注入了全新活力。目前,生态城正在全面实施“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生态城将如何创新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版?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生态城又将如何发力?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王国良、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局长王喆以及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基亮接受了媒体采访。 由“试点示范”迈向“全域覆盖”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版“我们将通过‘五个创新’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版,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王国良表示,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版的过程中,生态城首先将进行理念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城市发展定位的认识,让“生态”“智慧”与“幸福”元素融会贯通、相辅相成,通过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带给群众和企业更多的幸福感。其次是模式创新,按照“政府出蓝图,企业出产品”的模式,生态城与华为、太极、360、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企业密切合作,成立了市场化的智慧城市运营公司,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城“智慧城市”品牌。再次是技术创新,如通过5G、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建成海量数据的高速公路,实现万物互联;通过建设CIM平台对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一张底图管全部”;将AI技术应用到交通、环境、能源、应急等城市运行管理的多个领域,使城市大脑变得更加“聪明”。接下来是应用创新,生态城精心打造了一批智慧应用场景,如在智慧小区里搭建了高空抛物监视系统、智慧跑道、智慧共享停车位等30多个智慧应用场景,为社区生活开启了“智能模式”。同时,通过智慧手段优化城市管理,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协同联动,深化“一网通办”,实现善政。生态城还激活数据要素,依托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推动智慧城市产业链建链和补链,以“企业知识图谱”助推新经济发展,实现兴业。最后是机制创新,在这一方面,生态城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统筹、重复建设、重建轻管等问题,制定了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并延展出建设导则、管理程序、评估措施,使智慧指标环环相扣、落到实处。2021年,生态城还将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继续发力。据王国良介绍,生态城将高水平编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实施方案,制定智慧城市创新版实施方案。深入落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以往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编制具有指导示范意义的白皮书,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今年世界智能大会期间,推出更丰富的智慧应用场景。此外,生态城还将继续深化拓展与华为、中国移动、科大讯飞、爱数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创建重点科技示范区,打造智能产业载体,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充分发挥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的品牌效应,超前布局新基建,加快推动5G+AI创新应用实验室建设,研究发布智慧场景应用清单,吸引AI领军企业前来试验产品、投资项目。加快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综合开展大数据交易试点。在王国良看来,“十四五”时期,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将由“试点示范”向“全域覆盖”跨越,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高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建设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生态城“掘金”数字经济当前,各地纷纷在数字技术研发、数据开发与应用、数据风险与安全、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布局。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强数据资源汇聚存储、交易流通、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构建数据资源服务体系。市委、市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为生态城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良好环境。“生态城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并实现共享。”王喆介绍,生态城注重数据积累,目前已经打通数据壁垒,并持续推进城市资源特别是大数据的共建共享共用,已经汇聚了19个部门的11.8亿条数据,为建设、环境、城管等9个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单位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可以说,在数据资源搜集和运用上,生态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生态城还实现了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基于成熟的城市基础信息数据,前不久获批住建部CIM平台建设试点。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让现实城市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不但可以还原城市过往、记录城市现状,还可以推演城市未来,在空间维度上描绘城市图景、在时间维度上展现城市建设历程。据了解,生态城还将建设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在数据、技术、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融合。上海爱数作为国内知名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在生态城投资设立了新的公司,并计划参与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运营。中心建成后可以提供数据资产化和增值应用服务,打造规范化、市场化的数据要素获取途径。这将激活海量数据的经济价值,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上海爱数北方总部于去年6月正式在生态城投入运营,我们选择生态城,看重的是这里的城市数据资源。”李基亮表示,在新基建背景下,5G技术的应用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生态城已经建设了5G全域应用示范区,这里的产业环境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助力。下一步,爱数计划投资2亿元在生态城建设技术研发中心,3年内引入200多名研发人员,支撑北方总部业务开展。爱数也希望与生态城共同运营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将数据转换为可运营的知识和可交易的资产。来源:滨海发布 |
2022-06-14 |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全场景应用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
11月30日,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复赛结果公示。由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牵头,5G+AI联合创新实验室与中国移动天津有限公司、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5G新型智慧城市全景应用体系——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全场景应用项目”在6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总决赛。 5G建设成果亮相全国舞台“绽放杯”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5G应用大赛。本届大赛以“融惠百业 智享未来”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参赛项目12281个,设13个区域赛和21个专题赛。其中,生态城管委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办了本届赛事的智慧城市专题赛。参赛项目涵盖了智慧城市、智慧亚运、无人驾驶、医疗健康、智慧安防、智慧港口等多个领域。“生态城智慧城市全场景应用”项目参加了专题赛并获得一等奖,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生态城此次进入决赛的项目着重从5G应用场景、复制推广实践、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全面展示了5G创新技术和应用产品在生态城智慧城市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借助大赛舞台,生态城的5G新型智慧城市全景应用体系亮相。六个5G应用场景为:天地空一体化5G立体巡查体系5G智慧消防5G协助疫情防控2.5公里5G车路协同路段中新友好图书馆5G专网应用5G+AI联合创新实验室 5G技术与生态城深度融合生态城是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也是天津市5G全域应用示范区。2019年,生态城实现了5G基站全覆盖,接入了无人机、无人车、摄像头等终端设备。2020年,生态城进行了5G信号的深度覆盖,在中新友好图书馆和园区布设了5G专网,推广便民应用场景。2021年,生态城打造了融合北斗、5G、光纤等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城域网,使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得到延伸,多种场景应用搭建更加迅速。5G技术正在成为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推进城市信息化向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5G,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5G技术应用范围的拓展,生态城在惠民、兴业、善政三个方面积累了更多智慧应用场景,也吸引着智慧科技企业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惠民建设智慧小区、智慧社区,并出台智慧小区建设导则,为建设提供了标准和指导。建成全国应用规模最大的智慧交通系统,可自动进行优化配时,早晚高峰车辆通行率提升了12%。银发AI智慧应用平台将老年人关爱从求助响应升级到主动关怀,能对重点关爱人员进行服务;打造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引入智慧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居民争当“文明市民”。兴业通过智慧应用“揭榜制”,吸引和聚集了一批智慧领域的头部企业落地生态城:发布老年人的关爱需求,吸引科大讯飞落地;通过CIM平台的建设,吸引ESRI入驻;通过企业知识图谱,让爱数在生态城生根发芽;围绕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加速落地大数据研究院、国家级数据评估中心等机构和企业,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善政利用智慧手段构建的“城市大脑”,能全面掌握城市运行动态,形成“实操联动闭环”的指挥体系;大到水、气、热等能源管线,小到井盖、路灯、消防栓等城市部件,都能做到实时监测、及时响应、快速处理;建立了CIM三维城市空间模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实现应用场景中人、物、空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造了全覆盖的智慧政务,推动掌上办、一次办、全城办,让企业和居民办事更加便捷。下一步,生态城将继续推动5G技术应用,在理念、模式、技术、应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持续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版”,让居民、企业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新生态城 |
2022-06-14 |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打造六个智能场景 |
6月10日,记者在“天津号”纯太阳能车全国巡展启动仪式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中新天津生态城专场推介会上获悉,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生态城将精心打造城市大脑、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中新乐淘直播基地、智慧校园、“双智”试点、智慧燃气六个智慧应用场景,并通过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与会嘉宾和观众沉浸式体验“未来生活”。其中,“城市大脑”汇集统筹了生态城在交通、环保、民生、城管、应急、政务等方面的数据,促进各部门业务整体协同和快速响应,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今年,城市大脑汇集的数据再次扩容,新接入智慧气象、智慧燃气、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相关数据,城市大脑的城市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数据汇聚能力、精准服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依托自贸联动创新区和中新合作平台叠加优势,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构建了全国领先的跨行业、跨区域数据流通交易生态系统。中心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向企业提供数据的清理加工服务;二是向企业提供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三是中心联合大数据头部企业,建设了“数据知识加工厂”,企业可以根据需求使用工厂里的数据加工工具,生成符合自己需求的数据产品。 “中新乐淘直播基地”是生态城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建设的新型电商经济孵化平台,该平台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育人、供货、建场”三方面展现出直播经济的特色。参观者可以进入直播现场,体验如何直播带货“当网红”。 “智慧校园”作为生态城智慧教育项目中的重要场景,以北师大生态城附校为重点进行打造,在原有绿建三星校园基础上,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结合5G,创新推出素质教育积分体系。通过科学模型全面分析评估学生各学科发展情况和素质教育成果,实现从主观评价到客观量化,达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目的。学校还建设了“VR/AR教室”和“5G教室”,为师生带来沉浸式趣味互动教学体验。同时,生态城还全面打通城市大脑中的气象、交通、医疗等数据,让最优质的城市资源为校园赋能,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双智试点”即: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建设。当前,生态城已启动申请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工作申请,将生态城中泰大道以南、南堤滨海公园以北、中新大道以东、国家海洋博物馆以西区域内约16.6公里的道路作为生态城首批智能网联车道路测试开放区域。批复后,生态城将启动相关道路适应性改造工程。企业在取得智能网联车测试认证后可在规定区域内开展道路测试。“智慧燃气”是通过运用智能科技,提升燃气安全主动防护能力和运行管理服务水平。生态城引进了先进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并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对燃气管网进行AI建模,打造实时可感知的“燃气管网数字孪生体”,燃气一旦发生泄漏,泄漏点定位的准确度可以控制在50米以内,燃气泄露检测准确度达到99.9%,管网泄露风险智能预判准确度达到95%。世界智能大会是智能科技领域学术交流、展览展示、开放创新、深化合作的顶级盛会,天津自2017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生态城已经连续五年深度参与世界智能大会,通过这个宝贵平台,生态城已经签约落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高科技重点企业100余家,包括阿里巴巴、华为、太极、科大讯飞、360集团、易智瑞等行业龙头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近年来,生态城相继推出了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图书馆、智慧社区、智慧工地、5G+AI创新实验室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场景,并持续迭代升级。随着“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的揭牌,生态城将继续从“满足群众幸福感、增强企业便捷感和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为出发点,加速更多应用场景落地,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来源:津云 |
2022-06-14 |
中新天津生态城:以绿色为基 筑幸福之城——“见证滨城·奋进新征程”喜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十二 |
近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介绍生态城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取得的成效中提到:“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方面,中新天津生态城推行垃圾分类实名管理、弹性收费和信息公示,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7%。”这是生态城绿色发展的一次生动体现。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战略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自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生态城始终坚持城、产、人深度融合、和谐发展,绿色理念已在此生根发芽,智能应用场景也在这里得到更广泛的尝试,一个未来城市生活样板已逐步成型。 绿色发展 生态之城南湾公园、南堤滨海步道、甘露溪公园……家住和馨园的市民王女士谈起生态城最近几年的变化,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公园越来越多了,能带孩子游玩的地方也越来越丰富。走到哪里都是满眼的绿色风光,人与环境实现了和谐共存。生态城的创业者们肩负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和样板的历史使命,借鉴新加坡绿色生态发展经验,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将积存40余年占地2.56平方公里的污水库改造成天津市最美河湖。凭借污水库治理工程,生态城取得国家级专利50余项。与此同时,成功破解北方滨海盐碱地改良和大规模绿化难题,土壤含盐量由10‰以上下降至3‰,绿化覆盖率达到5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种类由66种增加到265种,成为遗鸥、白琵鹭、黑天鹅等100种湿地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和过境区。如今,生态城建成并开放公园38个,居民走出家门便可呼吸清新空气、观赏绿树红花、聆听鸟啼虫鸣。“生态”就是生态城最具特色的亮点。早在建设之初,生态城就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明确了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020年初,生态城调整优化后的2.0升级版指标体系正式获住建部批复,绝大部分指标都达到或是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生态城各领域工作也一直遵循这套指标体系,努力打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典范。除了环境,“生态”也体现在生态城的方方面面。2021年,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建成。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用户类型齐全,既涵盖工业、服务业用户,也涵盖政府和居民用户;融入基础设施广泛,全面融入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通讯、绿化、文化和体育等城市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丰富,是涵盖电气冷热多能源、源网荷储多环节、生产生活多场景智慧能源应用和服务的城镇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小镇还特别修建了一座零能耗智慧建筑“0+小屋”,融合了“被动式”建筑与“主动式”能源供应技术,实现建筑能源100%自给自足和零能耗运行,具有智能、节能、舒适等多种运行控制模式。截至目前,小镇技术创新项目全部落地应用,区域供电可靠率超过99.999%,比肩新加坡、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此外,生态城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健全排水防涝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监管平台、打造样板项目,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体系,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收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对这些水进行“释放”利用。与此同时,无废城市也是生态城的突出特色,目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4%,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高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在绿色建筑方面,生态城严格落实绿色建筑要达到100%的要求。在生态城,每一栋建筑都是绿色建筑。 产城融合 智慧之城如今,生态城已度过了新城建设最初的空窗期,产城融合深度整合、加速推进,人与经济同样实现了和谐共存。记者了解到,生态城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设立产业准入门槛,不引入高耗能、高排放、有污染的企业,主要聚焦以人的智慧、健康、生活为要素的产业,现已形成智能科技、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当前,生态城正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生态城建设了首个智慧小区。在这里,高空坠物不再是监管难点,广场舞也变得不再扰民,居民可以一键连接城市大脑,供热智能化让小区既低碳又温暖如春。在智慧交通方面,生态城建成全国应用规模最大的智慧交通系统,每15分钟就可以进行一次优化配时。银发AI智慧应用平台将对老年人的关爱从求助响应升级到主动关怀。结合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生态城还打造了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引入智慧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居民争当文明市民。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正在生态城实现高度融合,一批智慧领域头部企业落地生态城。比如通过发布老年人关爱需求吸引了科大讯飞落地,通过CIM平台建设吸引了ESRI入驻,利用企业知识图谱让爱数在生态城生根发芽。同时,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优势,逐步聚集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促进生态城智能科技产业生态形成。围绕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加速落地大数据研究院、国家级数据评估中心、360数据安全中心等机构和企业,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打造北方生态数字经济谷。同时加快建设CEC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信息园二期等载体,打造全智慧化的产业园区。依托国家动漫园,生态城深耕影视动漫、图书出版、广告传媒、互动娱乐等文创产业,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一批名企入驻生态城,《哪吒之魔童降世》《熊出没》《流浪地球》等国内高票房影片均有生态城企业参与。2021年8月,生态城获批全市首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占全市60%。同年,天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联盟在生态城成立。生态城作为其中的代表,已经形成了“蓝绿交织、河海相连、动静结合、全域游乐”的滨海旅游城市风光。天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生态城做足海的文章,汇聚起海洋文旅产业的强劲动能。目前,生态城10万平方米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丹娜生物、杰科生物、喜诺生物等大健康企业正在茁壮成长,向着有特色优势的大健康产业集群不断迈进。 宜居宜游 幸福之城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存。记者了解到,生态城建立“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模式,规划建设20余个社区中心。适度提前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组建社区事务理事会,搭建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新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在教育资源方面,生态城坚持品牌化、集团化办学理念,一方面持续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南开中学等院校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促进校际研学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医疗资源方面,生态城实施名校名院名医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运营的有天津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和全市首家民营三级综合医院天津大学新城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优势互补。这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共同构成完整的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在商业配套方面,生态城社区商业已经实现全覆盖,并持续发力建设城市级商业配套。2021年,季景天地购物中心正式开业,爱琴海购物公园建成投用。今年,万达广场、天津欢乐城、珊瑚海生活广场也有望面客,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品质持续提升。商业配套的逐步完善,不仅提升了城市活力,也增强了旅游城市游客黏性,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助力。据了解,2019年至今,国家海洋博物馆、妈祖文化园、天津亿利生态世界精灵乐园、东堤公园、南堤公园等一大批核心景区陆续开放,生态城文旅景区及酒店数量增幅均超过100%。特别是2020年生态城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区域内河、湖、湾、海交相辉映,生态、海洋、民俗、文化多元融合,已形成拥有13个主题景区、6个文化场馆、38个城市公园、36公里生活海岸线蓝绿融合、景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未来,生态城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继续以绿色为基石,建设国际合作的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和幸福之城。记者手记以往谈及中新天津生态城,浮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关键词往往是绿化好,公园多,但人少。经过多年发展,生态城绿色景观俯仰皆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产城融合加速推进,智慧领域头部企业纷至沓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城市生活样板已逐步成形。如今一到节假日,生态城的公园景区里游人如织,到处都是兴奋的脸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磁吸”作用不断显现。宜居宜业的生态城,成了不少新滨海人的安家首选。循着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城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我的生态发展之路,正在建设国际合作的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和幸福之城的征途上步履铿锵。来源:滨海发布 |
2022-06-14 |
京津冀开发区招商网与上仓工业园工作组领导一起参观考察武清企业! |
近日,京津冀开发招商网项目工作组陪同上仓工业园领导参观考察武清企业。京津冀开发区招商网与上仓工业园合作以来,秉承诚信友好,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努力,扩展项目对接!下午进入企业参观考察时不断的就当前工业现状和招商引资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上仓工业园领导表示上仓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制品、汽车电子零件、环保设备等产业。与京津冀开发区招商网紧密联合,将重点项目落实到实处。也争取多交流,多学习! 上仓工业园位于京津冀三地的中心地带,园区周边密集分布着高速路、机场、港口交通运输非常方便。与北京、天津、唐山形成一小时经济圈。蓟州区通过改造老企业、引进新企业,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为上仓镇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京津冀开发区招商网与上仓工业园会有更好的学习合作!来源:京津冀开发区招商网 |
2022-06-14 |
天津上仓示范工业区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开工 |
从园区管委会获悉,天津上仓示范工业区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2000kg营养素生产基地项目)由天津泰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于2012年7月25日与上仓示范工业区签约,投资15000万元,占地47亩,主要建设医药中间体及食品营养素生产线,主要产品为生命基础物质-神经细胞膜再生物质(脑蛋白粉、神经节苷脂、中性磷脂)中间体、蛋白粉及肝素中间体。 来源:医药产业东方比特 |
2022-06-14 |
载体丨天津高泰科技产业园 |
天津高泰科技产业园总规划面积9.08平方公里。园区的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提高了园区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部实现了“九通一平”的标准。2009年8月,被天津市政府批准为市级示范工业园区。园区全力打造区域总部,创新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现已有深圳天津天安数码城,深圳深福保天津创意产业园,北京国储能源等300余家企业入驻,涉及高科技产品研发基地、总部经济中心、电子行业、新能源、新材料、设备制造、汽车配套等等,园区力争打造一个产业规模大、产品门类全,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的技术产业基地。现可为各类项目提供:工业用地、研发用地、住宅用地、楼宇及标准厂房。 来源:天津西青招商 |
2022-06-14 |
华明高新区:转型升级打造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地 |
华明高新区以智能制造产业为特色,以引入产业高精尖技术和成果转化项目为目标,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地。 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新区的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内一家重点打造航天航空结构机构及军民融合复合材料制品研制生产基地。日前,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爱思达航天科技的战略合作伙伴——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在这枚运载火箭的头部,即是由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研制的全复合材料轻质化整流罩。 爱思达公司的团队均为国内航天航空领军单位的青年技术骨干和国内、国际知名院校高层次人才,致力于航天航空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在先进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机构设计,复合材料及工艺先进制造及智能复合材料研发应用等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平台建设,重点打造航天航空结构机构研究中心和军民融合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公司2017年在北京成立了研发中心, 2018年3月将生产制造基地注册在了天津。 爱思达公司成立后,在华明高新区管委会的帮助和服务下,迅速完成了天津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6200平方米的改造、装修、设备入场调试等任务。截至2018年底,公司实现合同额已达1000多万元。 清研同创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孵化的机器人产业化高科技企业,为客户提供喷涂、喷砂、特种机器人及智能喷涂生产线等自动化装备,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综合服务商。其自主设计的集装箱喷涂机器人集成项目可代替9道人工工序,几分钟就能喷好一个集装箱,实现集装箱喷涂生产线“机器换人”。借助华明高新区的良好产业氛围,目前公司形成了以清华大学做基础理论研究、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做关键技术突破、清研同创做产业化运用,产学研一体的清晰化路径。 2012年开始,华明高新区开始与北京等多地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对接。2014年起,清华大学、中科院、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多家知名科研单位的项目密集落户于此。2016年,华明高新区成为“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创新产业园”“清华大学校地合作(天津)基地”。2017年,华明智能制造小镇入选天津首批4个市级实力小镇。2018年,我市制定了《天津市人工智能“七链”精准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推动东丽区智能网联车产业聚集发展,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与示范小镇。2018年,华明智能小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新增就业人数2095人,实现科技型税收25438.66万元。 按照区委、区政府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华明高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为创建标准,本着孵化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起的工作思路,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以及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仅2018年我们就培育了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对接北京的优质科技资源,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中科院天津创新产业园和清华校地合作基地等重要的创新平台为抓手,将智能科技产业,更多的项目人才团队,在华明聚集发展。 来源:天津东丽 |
2022-06-14 |
华明高新区:帮助企业科技成果落地 助力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
前不久,坐落于华明高新区的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成泽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刚刚报送材料两天,子公司天津智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就办理完成,有了这个执照,公司将从科技研发型企业向智能设备制造延伸,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助推公司的全面发展,这让他对2022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当天一大早,于成泽就来到东丽区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他欣喜的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智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于成泽介绍,新成立的智能制造公司对公司2022年的发展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企业会加大在金华公司设备的投放,预计再投放30至40条生产线,而智能装备公司将承接整个生产线的建设制作调试任务,保证金华公司的投产。公司今年投产后,将根据订单情况开展保温杯抛光生产线的生产,年收入将达到5000万元。 作为一家从事纳米级抛光技术研发的科技企业,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020年落户东丽区华明高新区,两年时间,公司从无到有,研发人员深耕技术,实现了科技研发的成功和技术突破,掌握了纳米级产品抛光技术,并迅速占领市场。2021年年底,于成泽瞄准了保温杯抛光这片技术蓝海,在我国全球最大的保温杯生产基地——浙江省金华市设立子公司,布局保温杯纳米抛光生产线。12月底两条生产线投入运行,2022年全年保温杯抛光产能可达到200万只。让他没想到的是,生产线刚刚投产,全年的生产量就被当地保温杯生产企业提前预定,产值达到1000万元。看好这个市场,于成泽当机立断,在当地继续扩大产能。今年上半年,占地10000平方米的30至40条生产线将加紧建设,建成后产能将达到3000万只,2023年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达到1.5亿元。从2021年中唯精密总产值只有二、三十万元,到2022年预计实现6000万元总产值,企业爆发式的增长让于成泽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于成泽说:“中唯总部以研发为主,同时负责孵化针对产品领域的延伸。目前杯壶行业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开始在浙江金华布局,下一步,公司将在航空航天、冶金装备、汽车行业取得重大突破。”从起步阶段的一两个创业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公司被认定为天津市雏鹰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包括3名博士和6名研究生在内的40多名员工。在纳米抛光这项技术面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于成泽带领科研人员不断摸索,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了华丽转身。于成泽告诉记者,从创业型公司到发展型公司,经历了很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丽区政府包括各委办局都给予了企业大力的支持,包括厂房使用和资金支持。在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对接各种投资机构,一系列资源的对接帮助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华明高新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雪梅表示,对中唯这样的科技型企业,高新区要一如既往地提供扶持,帮助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助力企业进一步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今年,华明高新区围绕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和我区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目标,将引进科技型企业40多家,预计投资20亿元;原有企业如爱思达、华利等发展势头强劲,也会在今年扩大生产规模,预计投资18亿元,为持续打造华明高新区绿色园区奠定良好基础。来源:“天津东丽”微信公众号 |
2022-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