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园区 > 园区详情
  • 大图
  • 大图
  • 大图
  • 大图
  • 大图
  • 大图
  • 大图
  • 大图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编号:YQ34349 更新时间:2025-04-27

 国家级 

园区级别

 经开区 

园区类型

 设施完整 

基础设施

主导产业:其他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建成面积: 21平方公里
详细地址: 常熟市通港路滨江国际大厦 查看地图
400-8552-111
在线咨询
基础信息
所在地区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成立时间
1992-08-01
规划面积
21平方公里
已建成面积
21平方公里
主导载体
配套设施
食堂,银行,医院

园区简介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3年11月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11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紧紧抓住“沿江开发”这一战略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濒江临港和“二路一桥”(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的交通区位优势,开发建设以沿江工业区、常熟出口加工区为核心的工业板块及综合配套服务沿江发展的滨江新市区。

常熟港,1996年开港,国家一类口岸。地理位置通江达海, 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37.5公里长的岸线,分为兴华港区、金泾塘港区和东港区 三个部分,累计建成59个泊位(2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汽车滚装码头 。2018年实现货物吞吐量6970万吨,集装箱40万标箱 。常熟港开辟航线66条,其中件杂货班轮24条,集装箱班轮42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65个国际港口通航通商。区内设有海关直通式监管点,区内企业货物可直接办理保关、验关和放行手续;联合检验检疫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高效便携物流通关服务。 区内设有保税仓库和普通仓库满足企业仓储需求。

目前开发区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近600家,外资总投资达308亿美元,注册外资134.11亿美元,其中2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61个,投资额超亿美元项目50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特大型项目5个。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8.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604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53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45.7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73.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15.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71.9亿美元。

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目标打造中国最年轻的汽车城,汽车产业园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依托总投资分别超百亿元的观致汽车、奇瑞捷豹路虎两个整车项目的带动辐射, 打造以整车生产为龙头,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配件企业为支撑,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完整汽车产业 链,形成千亿元级规模产业。2017年全区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347亿元,同比增长20%, 产业占比达到30.4%,成为地区特色主导产业。

在装备制造业,区内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形成以意大利达涅利冶金设备、香港IPE精密机械、台湾崴立 机电、印度泰富益、苏南重工、恒鼎曲轴等企业为代表的钢铁设备、船用设备、农业设备、精密机械等大型装 备制造项目集聚效应。十三五将以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为目标,大力推广机器人生产和应用,提升新改扩建项目智能化装备水平。

在新能源新材料开发方面,进一步充分利用农业基地和大面积厂房资源 (开发区自有物业屋顶面积22万平方米;工业 厂房屋顶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太 阳能光伏,推广地热、余热利用等绿色能源新技术。化工环保型电动车用锂电池负极基材及线路导 电材料、日本菱锂电池电解液、新加坡新中能 源锂电池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放大。

大数据云计算方面。依托开发区电力能源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以万国数据项目为先导加快推进大数据平台 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再引进一批大数据存储及应用企业。利用区内载体,积极打造大数据软件服务中心及金融服务中心。

常熟科创园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引进并培育先进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 新材料等四大产业领域内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团队实力强的项目。人才创业园区累计引进孵化企 业290多家,被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0名、江苏省级人才计划46名,苏州姑苏领军人才计划31名,常 熟市领军型人才136名。通过培育,绝大部分项目已实现销售,步入产业化初期;大学研究院区引进10家 大学研究院,目前已全部投运;中科创新广场建设中。UPM、AAM、达涅利先后在区内设立研发机构。

十一通一平

查看更多

基础设施
市区道路
雨水
污水
自来水
蒸汽
天然气
电力
电信
热力
有线电视管线
通讯
土地平整
地图周边
  • 公路
  • 港口
  • 机场
  • 货运站
  • 生活
小区
商业
医疗
学校
出行
热门问答
我想建一个硬件设施的工厂。不知道现在批地是否有机会,希望能够了解一下当地的营商环境
您好!感谢您对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区域内还有土地和厂房等载体以供企业落户,具体批地情况要看您的企业是否符合区域和园区的产业、税收要求,我们采取一企一议的政策,欢迎您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政策兑现,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采取系列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以专业化做优服务的宗旨,完善商协会制度,健全部门、街道、社区、网格服务体系,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区域内营商环境正在加快改善、持续向好。
如果您有投资注册需求,欢迎您与我们取得联系,联系电话:400-8552-111
对于新材料行业咱们有什么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吗?
您好!感谢您对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您好,我们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构筑起新材料发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其中纲领文件主要为《中国制造2025》,指导性文件包括《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发展任务与目标相关文件包括《“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等。关于具体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需要结合您的投资规模,选址地点来确定,欢迎您与我们取得联系,联系电话:400-8552-111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