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的批准,北京市密云县工业开发区正式成立,2000年升级为北京市级的开发区。2006年12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和验收,更名为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开发利用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A区7.35平方公里、B区5.2平方公里。现有入区企业236家。
密云经济开发区位于密云区西南部,南临京承高速公路,北依101国道,西与怀柔区接壤,东临密云县城。万亩森林公园贯穿其中。随着京承高速公路的开通,密云经济开发区已进入北京半小时经济圈。
1992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密云县工业开发区正式成立,2000年升级为北京市级开发区。2006年12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验收,更名为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开发利用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A区7.35平方公里、B区5.2平方公里。现有入区企业236家,其中工业企业200家。
形成了以福田宝沃、万都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赫宸环境、中科恒源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以今麦郎、伊利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康辰、美中双和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相继批准建立“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北京绿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北京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2007年,被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现为北京市经信委)确定为北京市首批生态工业园试点园区。同年,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共建基地。2012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密云经济开发区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
“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将全面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跨越,按照“立足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原则,积极推行“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实现创新型成长、链条式发展、园区化布局,推进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互联网+等新兴高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总部经济。以潮白河畔生态环境为优势,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总部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努力建成全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环境最优、人才聚集最多、创新能力最强、企业效益最好”的总部研发产业基地。
高端制造产业。以承接首都核心区产业转移为重点,积极引进高档数控机床、仪控系统等相关企业,推动智能装备、核心装备及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高端制造业向研发服务等高端环节延伸,提升高端装备系统集成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实施“优势定位、创新驱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端生物医药制造企业,建立“研发-生产-营销”运行机制,发展生物医药实验外包服务,打造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区。
节能环保产业。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总部于一体的节能环保品牌运营基地。引进大气综合治理、污水处理技术等节能环保高科技企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领域装备制造业,巩固和提升技术研发和综合集成服务水平。
“互联网+”产业。大力引进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工场、智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企业入驻,培育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融资等金融形态项目,力争打造成为集科技金融、科技孵化、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设施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