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世界测距最远雷达 “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 |
世界最远探测距离的雷达落地重庆,建成后能高分辨率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的小行星。7月8日,在重庆市科技局组织下,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重庆云阳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以下简称分布式雷达)项目。据了解,分布式雷达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建设,拟研制世界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高分辨率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小行星。重庆市科技局积极引进推动设施在重庆布局建设。“目前我们对太空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在对小行星、地月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个大型雷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可实现上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将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能力的空白,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领域研究。据了解,分布式雷达在构型上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中国复眼’。”龙腾说,FAST叫“中国天眼”,此次在云阳建设的分布式雷达由20余部小天线组成,每一部天线孔径达25—30米,就像昆虫的复眼。分布式雷达能自己发射电磁波探测小行星,并能接收自身发射电磁波的回波。“因为小行星本身不发射电磁波,所以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看不到的,必须主动发射电磁波才能看到小行星。”龙腾院士解释。据了解,该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用于验证雷达体制和关键技术可行性,可实现月球三维成像。一期项目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目前已完成所有基础设施施工并安装2部雷达设备,预计9月启动运行。第二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选址云阳,将建设20余部等效口径100米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落地重庆,一方面基于重庆的地理纬度适合雷达的设置和观测,另一方面也基于和重庆在科研上的深度合作。”龙腾表示,未来还将在重庆选址建设第三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将是世界最远探测距离的雷达,能够实现内太阳系天体高精度主动观测,也将是世界首部具备三维成像和形变监测的深空雷达。来源:科技日报 |
|
2022-07-11 |
1193万考生今迎高考 |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7日开考。今年全国有1193万考生报名参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上海市秋季高考统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举行。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今年全国有1193万考生报名参考,比去年增加115万,设普通考场33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102万人。从报名情况看,湖南、四川、河北等省份报名人数均有较明显增加,天津等省市同去年相比略增,甘肃等地则略有减少。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中国教育部提前会同中国国家卫健委指导各地研判疫情和学生情况,分类做好考点考场安排,确保考生“应考尽考”。 各地考点继续安排专门的防疫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按照要求,考试前,对考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宿舍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考试期间,每科考完后做一次清洁消毒。考试结束后,做一次彻底环境清洁消毒。据悉,6月1日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高考考点宝兴县中学不具备高考条件,329名宝兴籍考生目前已全部转移至天全县参加高考。 2022年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地区同2021年相同,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海南、天津采用“3+3”新高考模式,辽宁、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重庆采用“3+1+2”模式。各省考试时间为2天、3天、4天不等。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
2022-06-07 |
世界银行重庆营商环境咨询评估项目视频会在重庆市召开 |
慧选科技最新消息,1月19日,世界银行重庆营商环境咨询评估项目视频会在重庆市召开。前期,世界银行对重庆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5个指标进行了咨询评估。此次咨询评估结果显示:重庆市相关指标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指标已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重庆为何能取得这些成绩?慧选科技获悉,近年来,全市上下打出“组合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倒逼改革、顺推开放的重大机遇。在财政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支持下,全面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密集出台优化政策,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11个指标专项工作小组,形成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市领导具体抓、各市级部门分头抓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学习交流。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等将营商环境作为参政议政和监督检查的重点事项,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收集300余家企业和中介机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围绕减环节、缩时间、提效率、降成本,精准制定“1+11+N”政策体系。有了好政策,还得让市场主体知晓。我市上线“营商重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和App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窗,采取一图读懂、微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100余次,刊发报道3000余篇,吸引超过5000万人次阅读转载,组织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评选,获得市民点赞近亿次,形成全社会知晓、支持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平均压减六成办事时间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简化审批流程方面,目前存量房转移登记压减为1个环节,可当场领证,办理速度走在全国前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均精简50%以上,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全流程环节压减至8个,时间压减至34天,便利度位居全国前列。开办企业网上办理率达98.1%,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天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评估报告、世行2020年评估报告对比显示,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等两次评估均涉及的3个指标,平均压减60%的办事时间和52%的办事环节。同时,首创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成立西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适用简化方式审结破产案件平均用时89天,审理周期同比缩短20%以上。开行“沪渝直达快线”,重庆港与上海港之间水运整体时间平均减少40%,稳定外贸企业生产和物流预期。在规范和降低涉企费用领域更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消除隐形成本。在重庆开办企业全流程均实现免费办理,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仅需企业支付聘请监理机构费用,低成本水平位于全球前列。在服务方面,重庆借助智慧政务,提升服务效能。例如,全市建设“智慧法院新生态体系”,商事案件简易程序平均开庭1.2次,普通程序平均开庭1.3次。依托电子税务局推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一表集成”,企业准备、申报、缴纳税费所需时间压减至年均100小时内。此外,还加快打造“渝快办”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累计注册用户达2066万,办件量突破1.4亿件,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9%,网上可办事项超过95%。今后在线政务服务更多应用场景将实现电子化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对标先进加大改革力度,在财政部统筹指导下,全面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全力创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同时,全市将更加务实高效加快政策落地,加快设置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推动各指标业务流程标准化,提升窗口服务人员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此外,还要持续推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在扩大“营商重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同时,全市将采取电话回访、上门服务等方式,向市场主体、中介机构适时精准推送政策信息,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