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 工业互联网迎来规模发展关键期 | |
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经济参考报》记者9月9日从工信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工信部将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培育生态等多方面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工业互联网成产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支撑当前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网络、平台、安全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设施初步建成,以国家顶级节点为中心的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化发展,平台支撑的融合应用创新活跃,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说,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900万台套。创新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介绍,我国目前已培育200余个公共服务平台,在试验验证、检测认证、人才实训等方面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将工业互联网写入国际标准,推动发布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融合新技术应用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持续走向纵深。目前已培育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遴选381个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助力制造业、能源、矿业、电力等各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东中西部错位发展、均衡分布、协同互补的良好格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王鹏说,下一步工信部将打好政策“组合拳”,打好技术“攻坚战”,打好产业“团体赛”,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具体而言,将针对产业发展痛点难点,研究出台一批支持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发展,助力稳经济、保安全的新政策举措。聚焦持续性真难题和阶段性新课题,协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补短板、锻长板。同时充分调动工业企业、通信企业、设备企业、产业组织、科研院所等各方积极性,在技术、建设、应用、标准等各方面深化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因企施策”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工业互联网赋能下,企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提质、降本、增效作用不断显现。“工业互联网向研发、制造等核心环节延伸,‘5G+工业互联网’率先在钢铁、采矿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促进传统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王鹏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调查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应用普及率近年来持续走高,近两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83%的企业表示应用工业互联网后生产经营效率明显提升。“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破题之举和重要抓手。”王建伟表示,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大潮中,各类企业主体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色。其中,大企业自身具备较好的数字化基础,立足行业优势和上下游配套资源,建设跨行业跨领域以及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平台提升数字化分析决策能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借助平台上云化部署的工业APP和解决方案,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转型。园区和集群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园区内企业具有共性需求强、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的重要突破口。“对企业而言,找准切入口和发力点至关重要。”王建伟说,下一步将针对不同类型的主体企业,分门别类、“因企施策”,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面向大企业,将鼓励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和特定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平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预警与供需匹配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向行业内延伸。面向中小企业,推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引导性政策文件,指导中小企业分阶段开展数字化转型,鼓励各地以“上云券”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此外,面向园区和集群企业,工信部将深入推进“平台+园区”“平台+基地”试点应用,遴选一批标杆示范项目,持续推进“平台+园区”深度行等活动。多举措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安全的保障性作用日益凸显。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安全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支撑水平不断提升。王鹏介绍,工信部已经完成工业企业、平台企业、标识解析企业等4项国家标准立项,推动30余项行业标准加快研制,指导企业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2021年)》也已经发布。同时基本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覆盖近14万家工业企业、165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天候全方位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风险预警和通报处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可感可知。下一步工信部将不断增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其中,将推动印发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政策文件,加快研究制定工业企业、平台企业等4项国家标准,推动出台钢铁、轻工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指南。此外,工信部将不断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扩大监测覆盖范围,持续优化安全运营分析能力,健全协同联动的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技术产品供给,探索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险服务,促进企业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转自:经济参考网 |
|
2022-09-14 |
“统一规范”成关键词 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速完善 | |
到2025年,统计基础更加扎实、核算方法更加科学——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速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全面提高,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数据支持。“统一规范”成关键词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级、多类主体、多种维度。不同对象、不同用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和方法也不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张英健认为,随着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碳排放核算数据的需求显著提升,当前国内碳排放核算体系数据更新偏慢、核算口径不一、基础排放因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显。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始终服务“双碳”工作大局,《方案》明确提出三方面要求:部门权责的清晰统一。《方案》提出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重点任务的衔接有序。《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全国及省级地区、行业企业、重点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四方面重点任务,建立统一的工作要求和机制框架。重要参数的规范一致。排放因子是碳排放统计核算的重要参数。《方案》提出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排放因子数据库,并常态化、规范化更新。“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顺序,出台并实施一系列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与标准,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该负责人说。明确四项重点任务如何从丰富而庞杂的核算体系中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特点、满足“双碳”工作需要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方案》重点部署了四项任务:一是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对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因子、电力输入输出等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责任,组织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地区年度碳排放总量核算。二是完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机制。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修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加快建立覆盖全面、算法科学的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三是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由生态环境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四是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由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数据收集、报告撰写和国际审评等工作,按照履约要求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下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涉及的核算对象不同、核算边界不同、工作目标不同、数据来源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工作基础不同。核算数据精度要求越高,需要核算的内容和数据工作量越大,数据的可获得性就越低、成本就越高,因此要统筹平衡好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国家节能中心主任任献光说。全面促进绿色发展建立科学核算方法,系统掌握碳排放总体情况,将为统筹有序做好“双碳”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基础保障。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苏明山等学者介绍,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履约工作,中国初步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工作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近年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多份国家履约报告,清单质量得到国际专家认可。在新形势下,国内“双碳”目标、其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及《巴黎协定》下强化的透明度框架,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透明性等提出了更高需求。针对新要求,《方案》作出明确安排。比如,在应用先进技术方面,《方案》提出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卫星遥感高精度连续测量技术等监测技术的应用。再如,在开展方法学研究方面,《方案》提出推动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核算研究;加强碳排放核算领域国际交流,积极参与碳排放国际标准制定。张英健认为,“我国历来注重履行国际承诺,将会继续根据《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协定要求,推进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建立常态化管理和定期更新机制。《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有利于推动我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22-08-23 |
七月多项指标保持增长 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 |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7%……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保持增长。记者从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韧性不断显现。下阶段,将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稳就业稳物价,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7月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持续显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从生产指标看,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1-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3%,降幅比1-6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显效,能源安全保障有力,汽车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国内工业生产延续5月份以来恢复态势,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特别指出,7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增速较上月大幅加快6.3个百分点,继续呈明显回升态势。从需求指标看,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4%,比1-6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降幅比1-6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连续3个月加快。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7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创近4个月新高。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稳投资系列举措,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说。国民经济继续恢复的同时,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7%,比上月加快了0.1个百分点。7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12.7%和33.9%。——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再加力“7月份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基本平稳。但是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恢复的势头边际放缓,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力。”付凌晖说。汤魏巍认为,要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就业、促消费,加快推动有效投资项目建设,着力恢复市场需求,全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精准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提升工业生产效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此外,近期国际不稳定因素频现,国内局部疫情有所反弹,对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付凌晖认为,要促进服务需求恢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服务业企业脱困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加快转型,创新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消费方面,“出行类商品增长放缓,餐饮收入增速仍未转正,居住类商品销售未有明显改善,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说,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振消费信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平稳恢复。罗毅飞认为,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扎实推进重要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用好专项债,加快项目施工建设,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投资平稳增长。——全年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有望保持业内认为,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一系列防住疫情、稳住经济、保障发展安全的政策措施作用下,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运行在合理区间。付凌晖指出,7月份以来,尽管多地出现散发疫情,但是疫情传播总体上得到有效控制,一揽子稳经济政策举措持续发挥作用。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有望保持。国内需求恢复拉动逐步增强。从投资看,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各地积极推进“两新一重”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支持制造业升级发展,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有利于投资平稳增长。从消费看,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此外,生产供给恢复有望延续。能源保供持续发力,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望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逐步打通,汽车等重点行业恢复正常生产,对于工业的支撑作用会继续发挥。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市场需求也会逐步回暖,带动服务业生产回升。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2022-08-18 |
用电高峰,保供持续发力(经济新方位) | |
虽已立秋,多地气温仍居高不下。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2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同时,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稳增长政策落地发力,企业复工达产节奏加快,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介绍,7月15日,全国最高电力负荷达12.6亿千瓦,当日发电量达285亿千瓦时。在“七下八上”负荷高峰期,用电负荷预计还将继续攀升。当前煤炭电力保供各项工作进展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煤炭——加大产运需各环节顺畅衔接,抓住“保量”和“稳价”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补连塔煤矿的综采工作面一派繁忙。轻点启动按钮,采煤机缓缓向前移动,一刀割下来,就有2300吨煤落入刮板运输机,经过洗选加工等环节运往全国各地。“用电高峰期,差不多每隔10分钟,就有一列运煤火车从这里出发。7月份,我们自产煤完成1453万吨,同比增加41万吨。”神东煤炭总调度室主管王成才介绍。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完成18个煤矿5800万吨产能核增;煤炭产量3亿吨,铁路运输量2.3亿吨。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国际煤炭供需偏紧、煤价高位波动。我国进口煤成本增加,上半年进口煤炭1.15亿吨、同比下降17.5%,这对立足国内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看产量,原煤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21.94亿吨,同比增长11%。今年以来,核准煤矿项目先进产能3770万吨/年,调整建设规模增加产能900万吨/年,并推动试生产产能6000万吨/年。看运力,电煤运输平稳有序。用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通道能力,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电煤超1.3亿吨,同比增长40%。看价格,动力煤长协价格基本平稳、市场价格高位波动。7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719元/吨,与5、6月份持平,同比上涨71元/吨。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介绍,近日,国家能源局已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工作,督促煤炭企业提高履约兑现率,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提高电煤稳定供应水平。加快推进储煤设施建设、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是平衡电煤供需波动性、保障高峰期用煤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6月份,山东电网用电负荷5次刷新纪录,最高9757.6万千瓦,并持续保持高位。“我们从内蒙古、陕西调运60万吨资源进行储备,在曹妃甸港、秦皇岛港等地市场化采购110万吨动力煤,有效弥补了省内自产资源储备缺口。”山东能源集团营销贸易公司总经理夏竞介绍,截至7月28日,集团的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量超过584万吨,同时,今年新规划建设的8个煤炭储备项目也在加快开展。发电——煤电非计划停运规模降至多年来最低水平,清洁能源发电较快增长在中国华电集团莱州电厂,4台百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稳定运转。“今年前7月,累计完成年发电量超105亿千瓦时。8月2日的发电量达9101万千瓦时,负荷率92.5%,创历史新高。”莱州电厂副总经理曹善勇说。不仅如此,电厂正推进机组的供热改造、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进一步降低供电煤耗。当前,煤电仍是我国最主要的电源,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约60%的电量,满足了超70%的高峰负荷需求。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截至6月底,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煤炭库存9601万吨,同比提高42.6%,电煤库存可用天数22.4天。当前,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规模降至多年来最低水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也谈道,今年以来电煤市场价格整体前涨后稳,持续在高位震荡,大型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同比上涨34.5%,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建议切实有效增加电煤有效供应、强化中长期合同机制的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煤电企业纾困。”煤电支撑用电高峰的同时,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同样“大显身手”。白鹤滩水电站投产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正式投产、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今年以来,多个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4.4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8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为48.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绿色低碳转型效果继续显现。从发电量看,上半年,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超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从目前电力投资增速以及各地规划情况看,电力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随着重点电源、输电通道的陆续投产,局部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会逐步得到改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说。电网——智能巡检保障安全运行,优化调度助力削峰填谷电力要从发电厂顺利抵达用户侧,中间还得经过一道重要的输配电网环节。为了确保用电安全,既要保障输配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又要通过大电网优化电网调度,做到电力余缺互济、削峰填谷。智慧巡检提升运维效率。室外高温炙烤,在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500千伏狮洋巡维中心,运维人员“一键下达”高温高负荷特巡工单:空中的巡检无人机、地面的巡检机器人齐出动,通过激光测距、红外测温等检查,让设备异常难逃“火眼金睛”。“智能联合自主巡检系统‘上岗’后,故障测寻平均时间由原来的40小时缩短为3小时,实现了效率和安全的双提升。”广州供电局生产技术部经理吴小科介绍。跨省输电助力余缺互济。8月3日22时30分,随着来自浙江的50万千瓦电力通过华东电网送到安徽,浙江安徽两省完成了今年迎峰度夏的第三十七次电力置换互济。“浙江工业用电负荷比重大,最大用电负荷常发生在白天,而安徽的最大电力负荷常发生在晚间,最大负荷的时段差异让电力余缺互济有了基础。”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副主任叶炯介绍。根据约定,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在7:00—8:30和15:30—17:30由安徽送电浙江,19:00—22:30由浙江送电安徽。需求响应实现削峰填谷。供给侧发力之外,通过需求侧响应,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峰、避峰,同样可以促进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提高电网实时调节能力与安全水平。“我们签订的响应负荷量是1800千瓦,响应时间从早上10时到晚上10时,即使只响应八成的负荷量,一天的补贴也有7000元左右。”今年,戴卡凯斯曼成都汽车零部件公司与当地供电公司签订了主动错避峰负荷响应协议,企业设备科副科长陈志算了一笔账。截至8月2日,国网四川电力主动错避峰负荷资源库已签约用户4493户,签约响应能力超500万千瓦,占全省用电最高负荷的10%左右。接下来,如何更好保障用电高峰期间的电力供需平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建议,继续统筹产、输、配、用等各重点环节:一是增效挖潜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加强在役机组运行管理,减少非计划停机、受阻情况,保障机组稳发满发。最大限度挖掘各品类电源顶峰发电潜力。优化跨区域电网间的开机备用、错峰支援、余缺调剂,全力保障高峰期间电力供需平衡。二是充分发挥跨省跨区通道作用。加大对地方政府协调力度,增加跨省跨区电力交易。三是扎实做好需求侧管理及有序用电工作。完善需求响应价格补偿机制,加快出台全国性需求响应政策和价格机制,推动有序用电向市场化的需求响应转变。来源:人民日版 |
|
2022-08-08 |
迎峰度夏 我国电煤库存充足 国家能源局: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 |
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27日在国新办就“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7月下旬到8月上旬负荷高峰期来临,预计全国用电负荷还将继续攀升。国家能源局今年以来提前着手,制定了多项强有力措施,全国的电力供需仍然平稳有序。据介绍,国家能源局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的各项保障工作,目前全国电煤库存充足,电煤库存水平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煤电出力受阻和非计划停运的发电容量降至历史上的最低水平。坚决守住“不拉闸”的底线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表示,近期由于天气炎热,浙江等地要求一些工厂减产、有序用电,国家能源局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此举主要是当地为应对高峰负荷,引导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主动降低负荷。何洋谈到,进入7月份,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同时气温比去年同期偏高,特别是全球大范围出现了持续性的高温天气,我国电力消费和电力负荷也随之呈现较快增长。7月12日至15日的几天里,全国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启动电力需求侧响应,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峰、避峰,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据他介绍,电力需求侧响应是全球通用的一种电力负荷管理手段,可以有效达到减少尖峰负荷的目的,也能促进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何洋表示,随着“七下八上”负荷高峰期来临,预计全国用电负荷还将继续攀升。夏季高峰用电期间,采取适当的错避峰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会坚决守住“不拉闸”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确保下半年的能源供应稳定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介绍,上半年,我国能源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能源重大项目的投资同比增长15.9%。他表示,今年我国已经具备开工条件的能源重大项目中,非化石能源的投资占87%左右。关于下半年能源供应预期,李福龙说,随着稳增长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预计我国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和上半年比会有所加快。进入冬季取暖期以后,电力、煤炭、天然气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现在则需要稳妥度过夏季高峰,到11月后,要紧接着迎接冬高峰。“能源行业已经提前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保障预案,多年来,国家能源局和有关地方、企业各方联动,已有行之有效的应对高峰时段用能需求的各项措施方案,我们将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确保下半年的能源供应稳定。”李福龙表示。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进口原油2.5亿吨,天然气744亿立方米,煤炭1.15亿吨,电力29.6亿千瓦时,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下一步能源局将继续立足国内、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上半年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国际能源价格大涨是否会倒逼各国加快绿色转型?我国新能源产业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对此,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回应称,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的一致行动,新能源也成了各国竞相角逐、争相投入的重点领域,是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要战场。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实现了量价齐升,我们国家的组件出口量今年上半年达到了78.6GW,同比增长了74.3%,光伏产品的出口总额达到了2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3.1%。这是进出口的情况。“国家能源局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统筹谋划,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李创军说。据悉,截至目前,第一批风光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目前这些地区正在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李创军透露,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加强调度监测,组织开展基地建设情况专项监管,确保第一批、第二批基地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同时,“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七个陆上新能源基地、两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还有五个海上风电集群基地所在的省份正在抓紧编制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8-01 |
潮起海天阔 扬帆正当时 5G应用从“样板间”到“商品房”再到“精装房” | |
当前,5G融合应用正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一周年来,在产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商用发展成效显著,技术产业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和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应用探索日益活跃,涌现出大批优秀案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据测算,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当下,5G建设和应用为稳投资、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如今,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有力支撑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5G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5G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5G规模化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过去的一年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地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纷纷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产业特色推出5G发展行动计划,针对5G建设发展制定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通过成立5G工作小组、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地5G基站站址报建审批、公共资源开放、供电需求等问题,为5G建设提供了便利和支持。在政策的有力指引下,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厂商、行业组织等各方凝心聚力,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共同推进5G网络建设。截至5月末,5G基站达170万个,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SA)网络、全球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5G用户数量稳步攀升,5G移动电话用户达4.2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7334万户。网络覆盖的日渐完善和终端性能的持续提升,为垂直行业企业充分利用5G技术优化生产管理、赋能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随着5G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我国建成的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53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为工业、矿山、电力、物流、教育、医疗等垂直行业企业充分利用5G技术优化生产管理、赋能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网络条件。5G规模化应用加快高新技术融合赋能。一年来,5G的新特性、新能力为各项技术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规模应用进一步提供了可能,不断催生出诸多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例如,5G﹢ AI机器视觉监测能够更广泛地用于高温、井下、移动等环境,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空间;华为5G全连接工厂,打造“三个流、一朵云”,实现“虚拟”和“现实”打通,生产线调整时间从两周缩短为两天,每28.5秒就可生产一部手机。5G规模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年来,5G为传统产业赋能、赋智、赋值,有力驱动了管理理念、生产方式的变革。例如5G在采矿业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高生产环境监测的准确性,极大降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利用5G网络融合高精度定位和授时技术实现自主、智能石油勘探应用,打破了国外对于勘探设备的垄断;鹏城变电站5G智慧电网,充分利用5G﹢无人机等技术实现自动化巡检,大幅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水平。5G规模化应用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5G网络的广泛覆盖,将社会治理的感知触角广泛延伸、深度下沉,让数据“出谋划策”,形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能力。5G推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公共服务快速发展,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例如,疫情期间,各地、各企业积极利用5G技术推出远程诊疗、智能医护机器人、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应用,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5G应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既涉及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的深度融合,又与各行业企业数字化基础、经验知识等紧密结合,不仅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多方主体广泛参与、开展“团体”合作,也亟须政府部门间通力协作,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5G融合应用从“点状开花”向各行业、全流程、全环节整体渗透,从“样板间”到“商品房”再到“精装房”,形成5G应用的大融合、大生态。170万网络建设提速为5G应用提供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70万个,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SA)网络、全球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为5G应用发展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随着5G应用的不断丰富和普及,千行百业逐渐享受到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在过去的一年中,各级政府、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厂商、行业组织等各方凝心聚力,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携手推进5G网络建设。随着5G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我国面向千行百业的5G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5G行业虚拟专网为工业、矿山、电力、物流、教育、医疗等垂直行业企业充分利用5G技术优化生产管理、赋能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网络条件,各行业自贸区、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医卫机构等重点区域5G覆盖能力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建成并商用的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5325个,为5G应用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作为5G建设“主力军”的电信运营企业,加速推进5G从城市向乡镇延伸,不断提升面向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4.28亿终端供给丰富有力支撑5G普及5G发展持续向好,离不开终端供给的不断丰富与拓展。截至5月,5G移动电话用户达4.2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7334万户。2021年,我国5G终端加速渗透,5G手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第一选择,成为市场青睐的对象。特别是5G手机价格下探至1000元以下,有力支撑了5G普及。5G终端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5G产业生态得以更加健全完善,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协同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终端迎来发展“爆发期”,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持续加码终端生态建设。中国电信持续提升5G覆盖率和网络质量,创新天翼云手机终端生态,探索5G与AR/ VR、人工智能、云计算、4K/8K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场景,丰富和完善5G应用与权益体系;中国移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发挥各方优势,推动终端模组等成本大幅降低,推动5G行业终端从试点到量产再到规模应用;中国联通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打造一系列质量过硬、技术创新、价格亲民的爆款终端产品,实现“开放共享、融合共进”的终端合作新生态。15﹢ 5G应用加速融入重点行业不断推动工业企业提质增效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9个部门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统筹推进5G融合应用,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发布这一年中,5G围绕信息消费、实体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矿山、医疗、教育等15个行业落地开花,行业应用持续融合深化。“5G﹢工业互联网”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山西,煤矿行业5G内网“智矿通”实现了通信网络下井、安全关怀下井、管理能力下井、服务能力下井、产业生态下井的“五大场景应用”,有效解决了煤矿行业风险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在福建南平,南平铝业5G数字工厂项目通过多项5G﹢功能场景落地,实现了“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减员增效”的应用目标,切实推进了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在天津港,基于5G专网、北斗高精度私有化平台和5G远程驾驶系统,实现了港口水平运输系统的无人驾驶,树立了全球领先的5G智慧港航国际新标杆……从矿山到港口,5G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不断推动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农业农村领域,5G聚焦智慧农业、智慧农村,正成为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网络支撑。农民可以通过移动APP、无线环境监测终端等5G设备实现对种植基地的实时监测、统计分析、预警推送、自动化控制等,可随时远程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判断是否具备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管理已经落地应用,智慧交通系统实现了道路状况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信号控制自动调整、交通违法行为自动监测等,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通行效率,减少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5G普惠社会民生,医疗教育试点结硕果。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针对医疗、教育两大民生领域大力推进5G应用试点,让人民真真正正享受到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5G﹢医疗健康试点,围绕急诊救治、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八大应用场景,遴选了987个项目,力争培育一批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5G院前院内协同急救、应急救治、脑卒中救治、区域医共体救治……可以看到,5G智慧医疗正在“多点开花”。在无锡,“5G胸痛无锡市卫健委救治平台”依托5G、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实现院前院内信息数据联动,实现“上车即入院”,缩短抢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该平台是全国5G医疗全平台应用的“首发”,“高效处置、互联互通”的智慧急救新模式提升了医疗急救信息的传输速度。在教育方面,远程教育、智能考试、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应用也已落地。在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小学,通过5G远程教育系统,永兴小学的学生可以与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小朋友共同学习、互动,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下沉。在江苏苏州,5G音乐大师课实现了异地音乐教学和乐队远程实时合奏,云AR交互教学帮助学生体验虚拟火灾演练。在海南师范大学,5G教育专网实现了5G﹢智慧校园、5G﹢互动教学和5G﹢跨区域教育管理的融合应用示范。5G推动新型信息消费升级,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要推进5G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加快云AR/VR头显、5G﹢4K摄像机、5G全景VR相机等智能产品推广,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当前,人们只需坐在沙发上,便能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只需动动手指,便能快速挂号就医拿药;只需简单说几句话,便能通过人工智能快速办理业务……5G应用持续拓展,持续深化与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充分挖掘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潜力。当前,5G行业应用正处于从“点状开花”向各行业、全流程、全环节整体渗透的关键期,下一步,5G应用的使用价值如何向商业价值转换,产业生态将如何搭建仍需行业持续探索。2万﹢ “绽放杯”量质齐升参赛项目“竞相绽放”为推进我国5G应用创新与产业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国信通院、5G应用产业方阵、IMT-2020(5G)推进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单位连续四年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共征集参赛项目超过2万个,并取得积极成效,我国5G应用发展呈现“竞相绽放”之势。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征集到近7000个参赛单位的12281个项目,同比增长近200%,极大提升了工业、医疗、能源、教育等垂直行业对5G的认可度。同时,应用效果不断深入、成熟度不断提升,其中15%的项目已经具备规模复制推广的条件。盘点入围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等的获奖项目,不难发现,5G﹢信息消费、5G﹢融合媒体、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智慧物流、5G﹢智慧港口、5G﹢智能采矿、5G﹢智慧电力、5G﹢智慧农业、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5G﹢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成果已经比较成熟,总体来看,5G应用在消费类和行业应用领域均出现了标杆项目,且具备了规模化复制推广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基础电信企业在推动5G应用落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牵头的获奖项目占比超过50%。大赛已签署商业合同的参赛项目占比从上届的31.38%增至48.82%,其中标杆赛28个获奖项目中得到复制推广的新项目达287个,5G对千行百业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凸显。 转自:人民邮电报 |
|
2022-07-18 |
我国稳步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 | |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稳健,煤炭、油气、新能源等领域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相继取得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国首套自主研制深水水下采油树完成海底安装并启用;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一大批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实现突破。近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项目创新应用了“海洋油气装备大规模机器人焊接”等10项国内“行业首次”技术,填补了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多项技术空白。在陕西榆林,世界首套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工业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7月投产后,将使我国形成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煤头化尾”的完整产业链条。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活跃度明显增强,加速推动燃气轮机、油气、工业控制系统等重点领域短板技术攻关。同时,加快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应用,锻造新能源技术装备的长板新优势。国内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日前并网发电,首次实现压缩空气发电不用化石能源进行二次加热,完全零碳。下一步,我国将以重大能源工程为依托,推动这些重大技术装备进行示范应用,加快在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转自:央视网 |
|
2022-07-07 |
5月工业企业营收增速加快 利润降幅明显收窄 | |
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回暖,企业销售状况好转,营业收入回升,利润情况有所改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增速有所加快;利润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月收窄2.0个百分点。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反映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在逐步改善,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需求回暖、价格因素以及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表示,展望6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和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多个行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受生产物流逐步恢复、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效应释放等积极因素影响,5月工业企业营收有所回升,费用负担减轻。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56元,较上月、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07元、0.56元。5月多个门类的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数据显示,制造业利润下降18.5%,降幅较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下降6.2%,降幅明显收窄。装备制造业是利润边际改善最大的行业板块。5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23.2个百分点。8个装备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降幅收窄或由降转增。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利润仍保持成倍增长,基本消费品行业盈利继续恢复。5月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倍、1.26倍。13个消费品行业中有8个行业利润改善,占61.5%。其中,酒饮料、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1%、7.7%,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加快。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分析,总体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虽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也要看到,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仍继续下降,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专家预计6月延续回升态势从累计数据看,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0亿元,同比增长1.0%。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亏转盈。具体而言,前5个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2%,纺织业下降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6%,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8.3%,汽车制造业下降37.5%。“1至5月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幅度扩大,反映出近几个月汽车行业供需两端均承受压力。具体原因包括疫情冲击导致需求放缓、产业链供应链和物流受阻、生产成本走高等。”周茂华说。他表示,从趋势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经济活动将加快回暖;国内多部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活动恢复,逐步保障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畅通;国内出台商品保供稳价、金融支持政策将有效降低企业财务负担。预计6月工业部门整体产量、销量和利润将延续回升态势。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6-29 |
近260万亿元!十年间国资国企资产总额增长2.6倍 | |
中共中央宣传部17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十年。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成就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总资产达259.3万亿元翁杰明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年至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75.6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了141.1%。2012年至2021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5.7万亿元,年均增长8%。与此同时,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2年下降约33%。“202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96家,在船舶、钢铁、能源、建筑、水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翁杰明指出,过去十年,国有企业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社会贡献方面,十年来,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8.2万亿元,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通过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有力缓解产业链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过去十年,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积极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央地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签约项目3849个,参与雄安新区项目超过900个。完成26组47家央企重组引入社会资本超2.5万亿元谈到央企重组这一话题时,翁杰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先后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并且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另一方面,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率显著提高。“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翁杰明表示,在总体方向上,未来将更加注重整体谋划、重点推动;在推进方式上,将更加注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在实施效果上,将更加注重发挥重组整合协同效应,确保实现“1+1>2”的重组整合目标。央企十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国有企业发挥了国家队作用。”翁杰明说。十年来,中央企业聚焦自主可控,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填补多领域空白,集成电路、5G通信、高速铁路、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受制于人的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科技成果方面,央企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底气。据介绍,十年来,中央企业建成了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2021年底,拥有研发人员107万人,比2012年底增长53%,拥有两院院士241名,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7。“中央企业有70%以上搭建了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40%以上设立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机构,推动柔性生产、实时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加快落地。”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介绍,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的投入从2017年不足7000亿元到2021年超过1.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彭华岗介绍,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6-20 |
惠企助企,推进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 | |
国务院近日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在国新办3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介绍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有关情况。宏才介绍,根据增值税原有制度安排,2018年以前主要处理方式是结转下期抵扣,2019年以后对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予以全部退税,对于其他行业设定了一定条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后,将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至足额退还;将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范围,从先进制造业扩大到全部制造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2022年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王道树表示,1.5万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大,涉及市场主体多,考验相关部门的服务效能。“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我们有信心在4月1日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确保纳税人按时享受。”按照现行税制,此次留抵退税改革,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各负担50%的退税资金。大规模的退税会不会对地方财政造成减收压力?如何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许宏才说,中央财政将提供坚实财力保障,确保退税及时退付、基层“三保”资金足额支付。“中央财政在正常的转移支付之外,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共1.2万亿元,首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3月21日提前下达。”在留抵退税形成的总减收中,中央先承担了50%,再补助地方82%,实际上地方只承担了总量的9%。具体分配过程中,为了保证政策更好落实,中央财政将向小微企业倾斜、向县区倾斜。许宏才介绍,在资金监管方面,财政部将采取措施确保留抵退税专项资金能够及时足额抵达基层。一是将留抵退税等专项资金纳入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二是加强国库库款调度,国库里必须有钱、单独调拨、按月滚动清算,确保地方国库库款余额要顶半个月的退税。三是压实省级财政部门主体责任。四是加强财税部门协同配合。五是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利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密切跟踪资金下达使用情况,对下达不及时、资金流向负面清单等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许宏才表示,通过退给企业真金白银,能够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促进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该项政策既能够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既惠企助企,又能够推进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22-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