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抵退税为企业“输血”“活血” 税惠“红包”积极作用不断显现 | |
截至11月10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税费支持政策积极作用不断显现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落实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的有关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在会上介绍,今年1月1日至11月10日,全国税务系统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同时,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积极作用不断显现,税务部门监测的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了5.3%,三季度以来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呈现回稳向好势头。留抵退税为企业“输血”“活血”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重头戏”。王道树介绍,截至11月10日,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留抵退税款达2309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5倍。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留抵退税发挥了为企业“输血”“活血”的积极作用:——助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截至11月10日,工业企业共退税8313亿元;全国退税工业企业购进金额同比增长12.1%,比无退税企业高2.8个百分点;退税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3%,比无退税企业高2.2个百分点。在超2.3万亿元留抵退税款中,制造业退税达6176亿元,占26.7%,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此外,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到账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提速近80%。——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小微企业是大规模留抵退税的受益主体,今年以来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3.1%,共享受退税9178亿元,金额占近四成。截至11月10日,小微企业和旅游、民航、铁路、道路运输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困难行业,分别退税9178亿元、5092亿元。三季度以来,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8%,比二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困难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截至11月10日,高技术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退税4056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比全部企业高3.8个百分点。税惠“红包”促进汽车市场回暖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对助力提振消费、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王道树介绍,今年以来,支持汽车市场发展的“延续性+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搭配出台,车辆购置税免税政策和减征政策同向发力,对促进汽车市场回暖企稳、刺激国内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于今年9月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提振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中国出台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购税。“减征政策科学设置‘2.0升+30万元’的组合条件,将受益范围精准锁定在小排量、经济型、占比大的乘用车,起到快速有效拉动汽车消费的作用。”王道树说。政策效应如何?看新能源汽车免征政策,截至11月10日,全国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购税686.2亿元,同比增长101.2%;全国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48万辆,同比增长78.1%。看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购税政策,今年6月至11月10日,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共享受减征车购税397.5亿元;全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约652.3万辆,较政策实施前的1月至5月环比增长20.6%。有力支撑税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税务部门连续第9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相关121项便民办税措施已有112项措施落实到位,有力支撑了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的直达快享。今年以来,各级税务机关面向不同政策适用主体,累计精准推送政策44批次,惠及纳税人缴费人4.75亿户次。全面实行税务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后,原有的6个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减少至1个;调整优化部分文书内容,税务行政许可文书样式由15种减少至12种;优化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等税务事项办理程序,取消法制审核等环节,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此外,契税法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法于去年9月1日起实施一年多以来,总体运行平稳顺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整合城市维护建设税与增值税、消费税申报表后,纳税人手工填写数据项比整合前减少66%;集成办理二手房过户涉及的契税、增值税等业务,办税资料减少近一半,平均办税时间减少60%,90%以上的业务实现即时办结;契税立法将“先税后证”制度上升为法律,不动产登记办税便利度不断提升,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的不动产登记办税已实现“一窗办理”。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22-11-21 |
交通投资超7万亿元 大批战略性重大工程蓄势待发 | |
“十年来,我国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6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去年更创下了全年完成投资3.6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在服务稳定经济大盘、做好 “六稳” “六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成光表示,从2021年数据来看,平均每天约有超过6.9万艘次船舶进出港,飞机起降2.68万架次,快件处理接近3亿件。高峰时,平均每天铁路开行旅客列车超过1万列,高速公路流量超过6000万辆次,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彰显出繁荣昌盛的活力。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底,我国铁路、公路增加里程约11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27圈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5%。“71118工程”建设国家高速公路主线、世界级港口群、世界级机场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这十年,我国路网规模质量大幅提升,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7万亿元,增产里程5.2万公里。”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表示,到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十年来,“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形成,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水运方面,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我国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有12.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超过1.6万公里,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0867个,万吨级及以上的泊位是2659个,基本形成了长三角、津冀、粤港澳等世界级的港口群。徐成光介绍,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当中,中国分别占了8席和7席,其中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连续多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前列。除路网、水运方面取得明显硕果外,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亦用一组数据展示了我国民航运输业的不俗表现:十年来,民航新建、迁建运输机场共82个,机场总数达到250个,新增航线3000余条,航线总数达到5581条。且我国旅客运输量已经连续18年稳居全球前两位。“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海运通达全球,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徐成光表示,规模巨大、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服务支撑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运转。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作出重要部署。徐成光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按照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一是构建高效率的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畅通经济板块高效联通的主动脉。二是提升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国家战略支撑能力,进一步改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三是建设安全可靠的物流供应链网络,保障国内运输畅通,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是加快交通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设施与能源、水利、信息等设施深度融合发展。“目前,交通运输部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正在加快川藏铁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 (平陆)运河工程、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航设施及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为稳投资、扩内需、带就业、保民生,筑牢国民经济宏观大盘提供支撑保障。”徐成光说。安路生表示,下一步,铁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实施一批 “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完善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解决西部铁路 “留白”太大的问题;二是持之以恒提升运输质量;三是坚定不移推动安全发展。“十四五”期间,是我国由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 “转段进阶”发展的关键时期。董志毅表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将以突破资源容量瓶颈为重点,构建一流的民航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围绕加快枢纽机场建设,完善非枢纽机场布局、推进存量设施提质增效、打造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继续加大建设投资力度,扩大优质增量的供给,突破枢纽容量的瓶颈,推动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向更高质量迈进。 转自:中国工业报 |
|
2022-06-20 |
稳住经济大盘!我国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 | |
6月10日,在国家税务总局“落实留抵退税政策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荣海楼表示,截至6月9日,我国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下一步,全国税务系统将坚持“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以更加有力地推进留抵退税政策落快落准,确保“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最大限度发挥出留抵退税政策稳住经济大盘的正效应。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占比超九成据悉,截至6月9日,我国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4月1日-6月9日,已有14250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已累计有1548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两倍。二是,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2440亿元,包括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新增减税335亿元,“六税两费”减半征收政策新增减税降费476亿元,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政策新增减税164亿元,等等。三是,继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政策累计缓缴税费4289亿元。具体到落实方面,4月1日至6月9日,从企业看,微型、小型、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基本完成,小微企业依然是受益主体。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占比94.9%,共计退税7039亿元,占比49.4%;中型企业占比4.4%,共计退税3412亿元,占比23.9%。从行业看,享受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的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受益明显,纳税人获得退税7736亿元,户均退税115.2万元。从区域看,与地区经济体量相对应,东部地区留抵退税总量较大,共获得退税7391亿元。退税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技术研发等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表示,税务部门组织开展的企业抽样调查显示,退税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技术研发、支付薪酬等方面,改善了企业现金流,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享受退税企业采购支出同比增长10.9%,较留抵退税前的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7.5个百分点。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退税企业经营投入稳中有升,推动5月份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并较一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9.6个百分点。谢文进一步表示,具体到不同企业类型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助力”上。首先,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是留抵退税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有力弥补了小微企业资金缺口。5月份,小微企业中的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7%,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17.8个百分点,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其次是助力困难地区、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在疫情期间,留抵退税以真金白银为困难企业送上“及时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谢文称,批发零售、民航、旅游、文化艺术等服务业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其中,有81.4万户困难行业企业享受退税2593亿元,5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较一季度加快6.9个百分点,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14.3个百分点。三是助力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5月份,六大行业退税企业采购支出同比增长14.7%,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6.3个百分点;推动六大行业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较一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比无退税企业高8.3个百分点,增强了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转自:新京报 |
|
2022-06-13 |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展与成效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海运通达全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有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疫情期间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交通基础设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共中央宣传部10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聚焦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展与成效。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这十年,铁路、公路增加里程约110万公里;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万公里,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0867个;新建、迁建运输机场82个,机场总数达到250个;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41.3万处……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服务支撑国家战略能力不断增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陆空”三位一体通道愈发畅通,助力更美好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目前,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我们正在加快川藏铁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航设施及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为稳投资、扩内需、带就业、保民生,筑牢国民经济宏观大盘提供支撑保障。”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说。科技创新成果日新月异交通运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中国高铁、中国港、中国快递……一张张靓丽的“中国名片”,见证着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一项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生根、发芽的过程。中国铁路跑出中国速度——京张高铁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动车组、时速350公里高铁货运动车组成功下线。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介绍,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中国民航赋能智慧建设——全国234家机场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40家千万级机场开通“易安检”服务,安检通行效率提升30%,行李跟踪系统实现了射频识别“串线成网”。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表示,将把智慧民航建设作为行业“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为四大核心抓手,推动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在民航的应用,建成“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协同、开放共享”的智慧民航体系。中国邮政促进融合发展——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培育邮政服务农特产品进城“一市一品”项目超过1000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100个;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形成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等模式,供应链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与电商融合发展,年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0万亿元,成为商品流通的加速器、服务电商用户的主渠道。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戴应军表示,邮政体系在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高效衔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新一轮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加快交通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设施与能源、水利、信息等设施深度融合发展。”徐成光说。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交通物流事关国计民生,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十年发展,我国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021年底,高铁旅客发送量达25.3亿人次,是2012年的5倍,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5公里,比2012年增长24.6%;全国机场总设计容量超过14亿人次,设施容量紧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邮路总长度(单程)超过1000万公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超过4000万公里,基本构建了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世界的邮政快递网络……“‘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初步实现,交通运输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彰显出繁荣昌盛的活力。”徐成光说。作为经济社会的先行官,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交通运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一组数据生动体现交通运输服务成效——十年来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解决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1年底的356.4万公里增加到2021年底的446.6万公里。中西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行业比例从2012年的36.5%增长到2021年的45.2%;在脱贫地区新建运输机场47个,航空服务对脱贫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83.6%。“十二五”时期完成8840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任务,“十三五”末期全国建制村全部实现直接通邮;快递网点目前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80%,年人均快递量近77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徐成光说。 转自:新华社 |
2022-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