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工业大省纷纷采取行动 | |
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优质中小企业精准服务……近日,工业大省纷纷采取行动,争分夺秒,抢抓机遇,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为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工业大省多项指标保持领先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工业大省多项指标保持领先,为“稳工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山东省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73.2%。福建、浙江和江苏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1至10月,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6.4%、5.4%和5.1%,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福建出台并落实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提振企业信心,退减降缓缴税费950多亿元;实施规模各50亿元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和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贷款专项,新增四期400亿元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贷款,惠及中小企业1.2万家。为确保今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近日发布了《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要求更加注重挖掘增量政策空间,更加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加力,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增强动能。“落实工业稳增长关键在地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吴垠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大省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外资外贸占比高,有能力为全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作更大贡献。高技术制造业将成主要驱动力时不我待,工业大省正在行动。记者梳理发现,制造业是各地共同的发力方向。山东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随着该计划发布,山东将全面进入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施工”高峰期。浙江省经信厅等1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制造业领域的政企合作项目近期纷纷进入实施阶段。18日,浙江省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创新、人才、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等展开全方位合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的重心已从追求规模转向产业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是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经之路。加力“惠企”夯实基础企业是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所在,工业大省正在加力“惠企”。浙江发布《浙江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提出,鼓励金融、担保、投资等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普惠和精准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股改、上市和发行债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认为,当下,面对成本飙升等多重挑战,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创新难、回款难等困境更加凸显,亟须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落实。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12-01 |
科技部: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创新 |
6月6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表示,要加强资源配置,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创新,把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人民生活的重大领域作为科研资源配置的重点。王志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他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些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他表示,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王志刚还指出,科技促进了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今年1~4月,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王志刚强调,不管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还是成果产业化等,都要加强资源配置。一方面是政府投入要明确导向,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则是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创新,重点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还要把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人民生活的重大领域作为科研资源配置的重点。 转自:证券时报 |
2022-06-09 |
中国医疗创新创业大赛高值耗材与植介入产品复赛在天津举办 | |
慧选网编者按,2021年10月12日,第四届(2021)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高值耗材与植介入产品复赛在天津生态城希尔顿酒店圆满举办。众多行业专家、资本投资人、创新服务企业齐聚天津,加速推动优秀医疗器械项目成果落地转化。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峰致开场辞,对今年大赛的不同及大赛的走向做了简单的阐述,他指出首先今年大比之以往赛事类别增多,还特别地对初创组项目增设了奖金,今年还邀请了多家创新服务机构来到大赛现场,如海河集团、众年、法荟、唯医资本等,为大家的创新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刘朱岩女士、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局局长黄永浩先生分别致辞。首先他们对各位嘉宾及参赛选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其次,他们分别对滨海新区近年来的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项目落地、人才引进等,生态城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做了介绍。最后天津生态城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银东先生从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代表天津生态城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与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大赛现场就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
|
202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