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阶段性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 | |
15日获悉,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2022年6月20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税务部门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根据通知内容,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是指出口退税管理类别为一类和二类的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是指经税务机关审核,符合现行规定且不存在涉嫌骗税等疑点的出口退(免)税业务。通知要求,各地税务机关要通过本省电子税务局就阶段性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相关举措,针对一类、二类出口企业等适用主体开展政策精准推送。要针对适用主体分类开展政策解读和专项辅导,既要宣讲阶段性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的重要意义,讲清通知内容,又要辅导好操作流程,帮助纳税人懂政策、能申报、会操作,还要提示提醒纳税人严格加强风险内控,避免出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通知强调,各级税务机关要坚持“快退、狠打、严查、外督、长宣”五措并举,确保本地区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办理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要强化出口退税、规划核算、征管科技、信息中心、数据风险等部门间协同配合,及时传递信息,确保按时办理退税。要统筹做好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与防范打击出口骗税工作,树牢底线思维,既对标时间要求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也杜绝片面追求进度而放松出口骗税风险防控。来源:新华网 |
|
2022-06-16 |
外贸增速企稳 发展韧性显现 | |
6月9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3%。其中,5月当月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增长9.6%。这是自2月份进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压力增加情况下,单月进出口增速的大幅反弹,也是4个月来的新高。业内专家表示,5月份外贸表现强劲,远超预期,正是中国外贸韧性的体现。同时,外贸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民营企业占比提高等积极因素累计,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未来,随着疫情防控向好,保稳提质举措逐步落地,我国外贸产业链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支撑外贸持续保持向好态势。增速创4个月新高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在总体向好的同时,出口更是表现强劲。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出口增速、出口增速均创出最近4个月新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许英明表示,5月份的外贸数据超预期回升。“特别是出口增速,既有外需强劲的因素,也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物流等制约因素缓解情况下,供给端的恢复。”许英明分析称。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也表示,5月出口增速高达15.3%,远超预期,表明外贸发展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增强。赵萍认为,从当月进出口数据看,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韧性足。“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的滞胀风险加大,外需增长缓慢。但是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压力,5月份依然实现了正增长,并且增速接近两位数。”在总量稳住的同时,结构上也呈现持续优化趋势。前5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等亮点凸显。另外,我国外贸的内生动力还在不断增强。海关统计显示,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提升。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86万亿元,增长1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9%,比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也保持正增长,达到48.2万家。应对内外不确定性 政策举措再加力有分析指出,在总体向好趋势之下,目前我国外贸形势仍然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包括国际国内一些因素冲击,外贸企业也遇到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可以说保稳定还面临不少压力。”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他进一步分析称,从外部来看,世界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需求增长缓慢;从国内来看,物流时效有所下降,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畅。应对这一情况,在前期中央部门密集部署保畅通、保履约、保市场主体等系列纾困举措下,相关政策还在进一步加力。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从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推出13条举措。随后,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27个部门,研究出台了相关落实政策。6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要求在落实已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记者获悉,接下来,各部门将指导地方政府,加快出台地方性针对外贸困难的支持举措,使外贸企业能够在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通过享受政策红利实现稳定增长、提高质量。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指出,国家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有效激发了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前5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这为我国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李魁文说。“针对性强,力度大。针对企业面临的外需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高、获取订单困难等具体问题入手,政策有的放矢,精准帮扶。”赵萍如此评价当前稳外贸政策。赵萍分析指出,从减税降费角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冲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从稳产业链供应链角度入手,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从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引领作用,深入实施自贸协定,为外贸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提升便利化水平。利好因素叠加 支撑外贸保稳提质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政策利好持续释放,进一步增强各方对外贸保稳提质的预期和信心。许英明分析称,目前,国内疫情呈现下降态势,多方部署正抓紧落地,市场主体逐步复工复产。同时,外需依旧强劲,外贸物流逐步畅通,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支撑外贸保稳提质。赵萍认为,5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订单指数环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回升,意味着外贸正在持续向好。“虽然仍将面临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但我国外贸规模大、基础好、韧性强,加上海运费用高、缺柜、缺芯等不利因素正在逐步好转,未来外贸将会延续向好态势。”许英明同时提出,除“应急”举措外,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稳住外贸客户的预期,稳住市场主体的信心,稳住产业链完整性和连接能力。“政策叠加,一定会对外贸的增长起到一个促进作用。”王受文说,有信心、有能力使外贸增长保持稳定,质量得到提升。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2022-06-13 |
商务部:中国外贸订单流出规模可控影响有限 | |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8日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周边国家生产端逐步恢复,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总体看,这些订单流出的规模是可控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是李兴乾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回应关于国内部分行业订单流出和产业外迁的记者提问时说的。他表示,部分产业外迁符合经济规律,中国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随着国内产业持续升级,要素结构在发生变化,一些企业主动进行全球布局,将他们一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外,这是贸易投资分工合作的正常现象。李兴乾强调,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依然巩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专业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折合美元同比增长26.1%。谈及如何全力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稳产业,李兴乾表示要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帮助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全面恢复、持续增强中国外贸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强企业服务保障,全力帮助解决好外贸企业在贸易便利化、物流运输、获取订单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产能优化布局,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梯度转移,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有序开展全球布局。 李兴乾强调,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持续推进自贸区提升战略,持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热土。文章来源:新华社 |
|
2022-06-09 |
“链”上发力 多方打通稳外贸堵点 | |
随着重点区域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外贸企业供应链需求进一步凸显。如何破解复工之后物料吃紧等难题,保障复工复产不“卡”在半路上,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获悉,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接连部署,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推进,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不畅等难题。业界建议,在稳“链”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固“链”,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外贸产业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通堵点 助力企业复工达产随着复工复产推进,上下游企业需求旺盛,卡斯马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原材料库存基本消耗殆尽,急需一批进口钢卷通过内贸江运补给。得知该情况后,嘉定海关立即与口岸所在地吴淞海关开启联动工作机制,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与港区进行协调,该批车用钢卷及时运往重庆投入生产。近段时间以来,不少企业加班加点赶工,兑现停产期间积压的订单。而原料和一些关键零部件到货难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有关部门密集部署,加大外贸保链稳链力度。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强调,“确定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人员名录,对生产、物流、用工予以保障,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保障外贸供应链稳定”。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通堵点,保障外贸货物国内运输畅通;还将聚合力,持续缓解国际物流压力。具体举措包括,指导各地建立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全力保障外贸货物货运物流运输通畅,外贸企业可按规定申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并从海运、铁路、航空等方面,持续提高国际物流运力、口岸通关及作业效率,保障重要零部件、装备和产品运输。此前,海关总署出台十条稳外贸举措,对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等作出部署。连日来,包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海口等多地海关都在发布新的举措,帮助外向型企业“稳链”的同时,也稳定信心。其中,长三角五地海关已联合发布通告,共同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降成本 赢得更大生存空间供应链不畅在影响企业生产的同时,还在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近期对外贸企业的调研显示,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及陆运运费涨价等影响,不少外贸企业反映,今年的盈利能力继续呈下降趋势。调研还指出,与头部企业尤其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在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海运、电力供应等方面的价格和获取劣势突出,订单减少、利润缩水更为严重。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资金链压力进一步凸显。“稳住外贸基本盘要从两方面着力,既要稳住生产,还要稳住市场,两者缺一不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缓解物流不畅导致的供应链吃紧问题,对于稳住生产必不可少。高凌云同时强调,还要重视企业面临的用工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持续攀升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的问题,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外贸企业面临的这些难题,相关部门正在采取针对性举措。其中,商务部表示,将加强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企业实际难题。“继续指导各地主动靠前服务,及时梳理并推动解决影响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和供应链稳定的共性问题,深入了解外贸企业的急难愁盼,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物流、用工方面的困难,做好精准服务。”高峰向记者介绍。另外,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在积极运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规则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为企业降本增效。深圳市有信达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关务经理谭万超说,广州海关等部门持续加强RCEP政策宣讲,主动引导企业结合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差异合理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确保企业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红利。“这对我们的客户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有非常大的帮助。”强韧性 提高外贸整体竞争力在保“链”基础上,如何固“链”,提升我国外贸企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能力,也成为业内关注重点。高凌云提出,当前世界经贸环境复杂、形势多变,我国外贸企业既面临一些关键零部件瓶颈问题,还要有效应对一些订单向东南亚等地外流的情况。“而保订单拓市场的根本,是要从加强外贸产业链的整体韧性入手。这也是中国外贸一直以来的优势所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发展部总监高士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近期对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垂直一体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规模、品牌等优势,能够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和盈利水平,保障其具备持续研发投入和装备不断升级的能力,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提示我们,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角度提升上下游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兴业证券宏观团队海外负责人卓泓提出,面对供应链调整和外部动荡承压的环境,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更多是有关保持当前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向上优化产业链地位,企业投产和自主研发能力是未来产业链升级中的重要着力点。来源:经济参考报 |
|
2022-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