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
季春时节,花开漫野。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起了安徽省郎溪县的茶园和村庄,更串起了乡村旅游产业。“十三五”期间,中央投入超过9500亿元车购税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公路项目建设,这些“四好农村路”连接城乡,为乡亲们铺就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在广西,得益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沙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拥有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交通运行管控等功能的智慧公路,正带动地方发展奔涌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财税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设备费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这些好政策,将极大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谈及鼓励科技创新政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宏伟深有感触。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强对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数据显示,2012至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4452.63亿元增长到9676.71亿元,着力保障关键技术攻关。税务部门完善和落实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十三五”期间,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在财税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应时而出,保障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有序推进。税务部门持续挖潜税收大数据优势,为区域创新发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供数据支撑。2012至2021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从4.54万亿元增加到8.22万亿元,年均增长6.8%,并向财政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8年间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税务部门落细110项支持脱贫攻坚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税收支持。2021年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61亿元,继续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入保障。10年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基本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层“三保”底线依然安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一家家人气爆棚的“离岛免税店”到吸引全球目光的海南自贸港,从中欧班列的“硬”基建到吸引海外人才的个税优惠“软”服务,财税政策持续加力,助力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关税总水平从9.8%降至7.4%。2013年至2021年,全国累计办理出口退税超过12.2万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笃志前行,虽远必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财税部门将切实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再立新功。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2022-04-14 |
镇江,创新引领产业强市 | |
产业强市、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是镇江实现“跑起来”的战略路径。近年来,镇江在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创新载体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相较于周边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引领产业强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加强系统谋划,先后编制出台了“十四五”重点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一批重要的引领性规划,突出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聚焦重点突破,推动“四群八链”做优做强。同步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制定开发园区整合优化提升“1+2”配套文件;谋划重点片区建设,推进沿312国道布局的官塘创新社区、练湖生态新区、金牛山创新核心区、长山产教融合发展区、句容枢纽经济区等片区规划建设。建优建强载体,创新资源落地生根镇江重点围绕创新主阵地、孵化载体、创新平台建设,加快312国道创新走廊建设。312国道宁镇快速化改造、346国道城区段城市化改造工程先后开工建设,宁镇两地全面进入“主城对接”时代。承办首届南京都市圈暨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对接活动,发布“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镇江)宣言”、上线“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签署《南京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框架合作协议》,集聚都市圈创新资源,打造科创共同体。2021年,镇江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新建市级孵化器9家、市级众创空间8家,并将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纳入对各市区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当年,镇江4个省级孵化器获评优秀、12个获评良好,获得省级建设培育资金362万元;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2家,认定市级创新平台14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20亿元。双链深度融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面对产业结构偏重、大企业大项目数量不多、产业集群效应不强、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镇江更加强调和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制定出台“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8条产业链的“五图”“六清单”编制,梳理产业链关键技术等薄弱环节,加快突破。人才资金支撑,创新生态打造优化筑好“生态巢”,才能孵化“金凤凰”。2021年,镇江以优厚的人才、金融支持政策,将人才和项目“捆绑”引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大学生“聚镇”计划、扎实开展人才“镇兴”行动、持续推进“金山英才”计划,“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位列全国第41位,较2020年上升14位,“人聚镇江,才享荣光”正成为镇江城市响亮品牌;优化专项资金使用,财政预算安排“产业强市”专项资金近2亿元,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镇江增强金融服务力度,建成全省首个财政金融运管服系统,进一步拓展“助力贷”,累计发放贷款33亿元。实施资本市场“扬帆计划”,新增4家上市公司,其中,威腾电气、明月镜片、通灵股份分别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同力日升主板上市。着力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全市政务服务即办件比例达42.1%、不见面事项占比98%、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9%,企业开办平均时长仅为半天左右,“零费用”的普惠政策覆盖全市。文章来源:镇江日报 |
|
2022-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