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十大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领衔发力 |
“特钢材料产业链”招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现代医药产业链”招商……在5月10日我省发布的《2022年全省招商引资行动计划》中,产业链招商领衔七大招商专项行动之首,我省将聚焦十大产业链,全方位、高质量、高水平,精准开展招商行动。顾名思义,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推动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意义。聚焦“特钢材料产业链”招商。我省将围绕特钢产业链重点推进“延链、强链”,积极引进下游深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链下游深加工能力。加快建设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在广州佛山举办山西省(珠三角)钢铁产业合作发展专题座谈会,以“锻长板扬优势,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为主题,依托链主企业,重点围绕钢铁链延伸,中下游企业合作等,锁定目标地区龙头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座谈,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专精尖配套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补齐产业链配套环节。我省将依托产业链主企业,以小分队招商方式,赴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地,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总成产品制造商,包括整车制造、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高性能电机、AC/DC电源及动力总成系统等方面,开展精准洽谈对接招商。聚焦“风电装备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链主”优势,我省将赴大连、洛阳、深圳等电控、叶片、轴承配套企业开展风电装备产业小分队精准招商。注重引进人才,赴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登门拜访,推进校企共建实验室,打造跨省际创新平台。聚焦“光伏产业链”招商。我省将承办第十八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邀请国内光伏行业优秀企业家、技术领军人才、高端专家学者等参会。期间举办光伏产业专题系列招商活动,以综改区光伏产业企业为重点吸引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企业家、产业人才来我省创业创新、投资合作。聚焦“氢能产业链”招商。2022年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我省将举办氢能产业发展专题招商活动,以氢燃料资源优势和机械制造业为基础,主动抢占氢能发展机遇,推进“氢能之都”建设步伐。聚焦“现代医药产业链”招商。围绕提升我省现代医药上游研发及市场拓展,推动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等落户山西开展产业重点招商。我省将以产业链主企业为主赴上海、北京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以生物医药产业推介及重点项目对接为主,在天津举办天津生物医药推介会,促进生物医药企业达成合作。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研发高端产品为主开展招商。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完善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及核心部件配套能力。以装备制造产业重点企业为“链主”,加强智能煤机装备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引入。借助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平台,在天津举办山西(环渤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接交流活动,主题为“聚焦六新突破,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组织产业“链主”企业与环渤海地区先进制造企业洽谈对接。聚焦“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招商。围绕提高铝精深加工能力,我省将开展铝镁新材料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引进培育铝材加工及精深加工企业。以链主企业为主,赴扬州市、宁波市、佛山市等与铝合金法兰锻造加工、铝深加工厨具生产制造、铝合金轮毂制造及铝合金建筑型材、工业型材、装饰型材重点企业进行精准小分队对接。聚焦“半导体产业链”招商。我省将加快引进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上下游配套企业。围绕半导体补链、LED领域开展重点招商活动。举办2022中国电子材料创新发展(太原)大会、举办晋城市光机电产业招商大会,加快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聚焦“合成生物产业链”招商。我省将充分发挥合成生物产业链主企业“虹吸效应”和产业集聚区“低成本价格生态体系”优势,积极开展以塑代钢、工程塑料、户外服装、无缝内衣等领域的产业链招商工作。开展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建设招商,针对园区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净水厂等配套项目,赴浙江等地开展小分队对接,吸引重点上下游企业投资落地园区。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
2022-05-16 |
![]() |
河北携手京津打造应急产业区域合作样板 |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装备、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近年来,河北看好应急产业光明前景,瞄准应急产业新高地,携手打造应急产业区域合作样板。河北瞄准应急产业新高地应急产业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也承担着重要的保障功能,其涉及领域宽、产业链长、产业融合度高,可成为河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相关产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应急产业发展,增强应急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能力,河北省2020年印发《河北省应急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基本形成完备的应急产业体系,具备提供高端装备和服务产品的能力,应急保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力争到2025年,河北省应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6000亿元以上,其中应急装备产业占比60%以上。重点围绕规划落地落实,河北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了《河北省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指南(试行)》和《河北省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创建指南(试行)》等政策文件,设立了河北省应急产业引导基金和省级应急产业专项资金;夯实工作基础,构建产业统计体系,编制《河北省安全应急产业统计体系研究报告》和《河北省安全应急产业分析报告》,打造产业平台,举办2021年中国·唐山应急产业大会、京津冀应急产业对接活动,国家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落户张家口,为京津冀三地产业园区、企业搭建对接交流平台;认定培育7家省级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和15家企业为河北省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组织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个应急产业集聚区申报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北京研发河北制造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鸟消防”)研发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两款产品。“国内民用消防报警设施已逐渐完善,但石化、钢铁、电力等工业行业仍以国外消防产品为主导。这两款产品可应对更复杂、更严苛的工业场景。”青鸟消防品牌市场部经理靳赫介绍,如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洁净工厂等环境,精细分析区域空气。《河北省应急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提出推进京津冀应急产业合作,积极对接京津的高端创新资源,承接产业转移,构建京津研发+河北制造的应急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体系。热景(廊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廊坊热景”)成立于2016年6月,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热景”)全资子公司,一期“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已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廊坊热景是北京热景重要的生产、研发转化基地,致力于将北京热景的全场景系列化体外诊断试剂及其配套免疫分析仪器的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产品产业化。”。无独有偶,戴纳智造河北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戴纳智造”)生产的移动方舱核酸检测车和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也已广泛用于医院、疾控部门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戴纳智造是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靠北京河北两地政策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北京设计研发、河北生产制造的京冀联动。移动方舱核酸检测车因其超强的移动能力和野战能力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支撑手段。打造应急产业区域合作样板北京普凡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普凡”)是一家高分子材料及人体装甲防弹制品生产开发公司。2013年,北京普凡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总部主攻研发。“在北京时因空间受限,仅有1条防弹材料生产线,产品单一。如今生产线多达10条,品类从防弹衣拓展到防弹插板、防弹头盔、防爆毯等多种军警用防护装备和材料。”北京普凡董事长张艳朋介绍,9年来,涿州生产基地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400余人,企业规模、产能持续扩大。北京普凡紧抓京津创新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联动机制,并成为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京津科研资源丰富,但是产业发展空间受限,河北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和雄厚的生产制造基础,京津冀三方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壮大应急产业集群。去年12月,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年京津冀应急产业对接活动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据悉,自第一届京津冀应急产业对接活动开展以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持续推进《进一步加强应急产业合作备忘录》,推动三地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批京津冀产业合作项目不断签约落地,初步形成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北将继续围绕京津冀应急产业协同发展,以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快与京津示范基地合作,积极对接京津的高端创新资源;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完善“百校千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京津高校、大院大所、科技服务机构的对接合作;组织实施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在产业链条打造、创新链条协同、应急服务、国际交流上,打造应急产业区域合作新样板、产业协同发展新样板。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
|
2022-04-12 |
![]() |
宿迁年内将新招引现代农业项目 |
2月26日,慧选网从宿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宿迁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宿迁今年将围绕深化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建设,对标“三群四链”构建,以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春季竞赛”“秋季攻坚”行动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50强以及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全力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年内新招引现代农业项目190个以上,其中超亿元项目30个以上、三产融合型项目100个以上。近日,宿迁出台《2022年全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农业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有效形成“领导挂帅、市县联动、部门配合、全员参与、专业对接”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格局,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促成一批农业重大项目落户宿迁,聚力建设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高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高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优高地,打造宿迁特色新时代“鱼米之乡”。为确保完成今年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宿迁将积极举办招商活动,坚持“市县搭台、镇(园)唱戏”,立足市级抓综合招商、县级抓专题招商、镇(园)抓具体落实,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实行联合办会、联手招商,积极推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市级围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招商主题,持续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举办农业专题招商活动,主攻一批“国字头”“中字号”的国企央企,重点招引农业亿元大项目、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融合带动型项目。县(区)围绕农业六大产业体系建设和县域“1+2”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结合产业实际需求,立足小切口、专题化、针对性,开展定位鲜明的系列招商活动。乡镇(园区)发挥镇园农业招商主力军、承载项目主阵地作用,通过上门拜访、小分队招商、推介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招引一批农业农村领域龙头主体。年内,市级举办农业专题招商活动2场以上,各县(区)策划举办农业专题招商活动3场以上、市各功能区2场以上,各乡镇(园区)外出开展农业招商5场(次)以上。除了举办招商活动,宿迁还将开展群链招商,坚持招商促补链、招商促强链、招商促扩链的思路,紧紧围绕“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七个细分产业领域,加快“三群四链”建设,开展单个群链或多个群链专题招商,力争在产业群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上实现重大项目引建新突破。聚焦园区招商,围绕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导向,将农业园区作为项目招引的重要载体,开展园区专题推介、专项对接、专项招引,推动现代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优先向农业园区集聚落户,有效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园区纵向衔接、梯次推进、联动建设体系。文章来源:宿迁网 |
|
2022-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