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准备时间进一步缩短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实现新突破 | |
9月13日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中星1E”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服务。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主力构型,是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子级基础上、通过组合化设计形成的高轨三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7吨,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5.5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可适配直径4.2米和3.7米两种整流罩,具备一箭一星和一箭双主星发射能力。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主任设计师魏远明介绍,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七号改遥五运载火箭,采用整流罩直径4.2米的构型,全箭高度60.1米,与2021年3月12日发射的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高度一致。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作为我国首型采用助推器与芯一级集束式分离技术的捆绑火箭,相比通常先分离助推器、再分离芯一级的方式,减少了一次分离环节,使火箭捆绑连杆结构更加简化。同时,集束式分离也减少了一个助推器落区,整个组合体都在一个落区内,更加有利于控制火箭残骸落区。目前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状态正在逐步固化,同时为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提前准备。魏远明介绍,型号队伍针对火箭技术设计进行了多项优化改进,在确保测试覆盖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流程顺序、并行工作、合并测试等方法,将发射技术流程由32天缩减至26天。“以前,队员们需等所有部段都准备齐备,再一鼓作气完成垂直总装。但火箭芯三级吊装要先完成火工品安装、氦检漏、喷管延伸段安装等多项工作,比助推器和一二级准备时间长。”魏远明说。魏远明介绍,这次任务中团队进一步改进总装模式,优化总装时间,先吊装好助推器和一二级,在等待芯三级的过程中,插空进行助推器和芯二级的伺服机构安装工作,等三级具备条件再进行吊装。再加上仪器设备上箭安装等分系统测试前准备工作优化了1天,算下来,本阶段比以往模式可以节省3天时间。增补压测试是分系统动力系统测试的最后一项测试,紧接着就是进行第一次总检查测试。经过研究分析,团队找出两个测试存在的差别,在增补压测试中加强了对测量系统的验证,让测试更全面,实现用更少的时间达到相同测试效果。此外,根据高轨卫星整体发展态势,以及高轨卫星配置大尺寸天线的迫切需求,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未来还将研制5.2米整流罩的新构型,进一步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来源:新华网 |
|
2022-09-14 |
“把工作变成爱好,人才能进步” | |
人物小传杨佩娟:1943年生,上海人,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研究员,分析测试研究室原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固体燃料配方研究和20多个型号推进剂配方研制及主要性能的质量控制,并将微机应用于固体推进剂的能量计算和性能测试。杨佩娟记得:今年4月16日清晨,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的直播,她激动地写下一行字——“向三位航天英雄致敬!”自2005年从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退休后,杨佩娟继续为航天事业发挥余热,她开始不断搜集资料,整理素材、汇集成册。如今,她已积攒了厚厚两大本,不仅回顾了本人的职业生涯,还记载着中国航天里程碑式的发展进程。从江南水乡走出,来到塞北大漠安家立业,又与火箭打了一辈子交道。杨佩娟说,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党员,但她关注国家的发展,她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努力学习,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杨佩娟在上海市南京西路张园的里弄间出生长大,父亲曾任小学校长,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7岁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物理力学,才走出了上海。至今,杨佩娟还记得大学课本是由我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钱学森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也是杨佩娟的人生榜样。“那个时候,学校名人云集,郭沫若是校长,还有华罗庚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我就读的化学物理系就是钱学森和郭永怀创办的。”杨佩娟回忆,“当时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学习,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杨佩娟说,毕业后,她像当初瞒着父母报考上海以外的大学一样,瞒着父母报名分配到了远在内蒙古的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院。送她上火车时,母亲流下了不舍的眼泪,但她没有丝毫后悔……“那个年代,同学们都在争着抢着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到艰苦的地方去。我也和大家一样,也要这样做。”杨佩娟说。就这样,从小就有花裙子、小皮鞋穿的杨佩娟,从江南水乡来到了风沙肆虐的寒冷之地,穿上了粗布衣、厚棉鞋,一头扎进简陋的实验室,在艰辛的工作岗位安度时光。“干了40年,从来没有害怕过,也没想过放弃”吃惯了青菜和小鱼虾,习惯了南方温润的气候,初来内蒙古,杨佩娟生活很不适应,但她从来没有纠结过生活条件的差距,因为她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克服困难、开展工作上……刚参加工作时,杨佩娟开始着手开展微量推进剂能量测试的预先研究课题“微型比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课题涉及固体动力学方方面面的知识,她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实际工作不对口,开展工作十分吃力……深处他乡,满怀年轻人初出茅庐时的迷茫,促使她给钱学森先生写信诉说苦恼。很快,她便收到了钱先生的回信:“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那一点东西,比起事业的需要来,是很不完全的,也是很不足道的,大量的知识点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学到。”杨佩娟至今完好地珍藏着这封回信,她说,正是被她视为终生恩师的钱学森先生的回信,为她树立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灯塔。就这样,重新找回自信的杨佩娟潜心攻克着工作上的一个个难关。一边查阅资料、学专业知识,一边开展课题、做实验,和课题组同事一起按计划完成了阶段研究报告。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急需开展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其中,燃料配方的研制至关重要。而与配方研制配套的性能测试,需要立即建立一个小试车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就落在了杨佩娟和她的团队肩上……“性能测试既要了解配方,又要懂发动机原理。设计合适的发动机配件,还要提高测试精度,才能精准测出配方的性能。”杨佩娟说。当时经费物资短缺,只能白手起家。他们跑遍院内的每个角落,把其他部门废弃的设备捡回来。时间紧任务重,只能加班加点,边学边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个可用于测试的小试车台如期建成。杨佩娟坦言,其实她的工作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由于燃料配方有毒性,活性又非常强,极易燃烧爆炸,制作和测试操作如同在刀尖上行走。“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泄漏等,甚至还有同事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回想起过去,杨佩娟不禁惋惜落泪。尽管如此,杨佩娟说,“虽然危险的经历数都数不过来,但干了40年,从来没有害怕过,也没想过放弃。”“搞科研工作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六院,被誉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在中国航天史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今天的成就,正是从建院伊始至今,像杨佩娟一样一代代航天人,用孜孜不倦的奉献书写出来的。“不存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工作,搞科研工作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杨佩娟说。杨佩娟十分注重学习新知识。1979年,不懂微机的杨佩娟在所里第一个萌生了搞微机应用的想法。她把年幼的孩子寄托在同事家,报名参加了当时航天部举办的首期微机培训班。半年多的学习,让她对微机着了迷,学习结束回到家,还在思考着试验方案和软件设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成功地将微机应用于固体推进剂的性能测试,这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历史上的首次,将原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几十倍。之后,她看到一个固体推进剂研究所当时还需要请托外单位进行配方理论计算,费时费钱,她决定用微机开发。从确定原理方法到编程和调试程序,杨佩娟解决了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杨佩娟先后参与了“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用发动机、“亚洲二号”通信卫星用上面级发动机等20多个型号推进剂配方研制的质量控制,她负责的“推进剂在旋转流场中燃烧特性的研究”课题为同行摸索出成熟的研究条件和方法。国防科工委科研成果奖、部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杨佩娟一生荣誉满满,但她说,这些奖项的背后是团队的共同奋斗,也包含着她对家人的亏欠:由于忙于工作,一拖再拖,老母亲从病倒到病故的半年多时间里,她没请过一次假;她只有一个孩子,却很少有时间陪伴和照顾孩子,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中……如今,刚参加工作时被同事称为“上海姑娘”的杨佩娟已近耄耋之年。她家写字台上的电脑旁,一本大数据分析方面的编程书籍是她经常学习的。“热爱是奋斗的最大动力。人就是这样,干一行爱一行,把工作变成爱好,人才能进步。”她说。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