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市场主体如何“稳”怎样“保” | |
超1.5亿户市场主体是保就业、保民生和稳经济的关键。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稳市场主体正迎来超常规、强力度政策支持。大规模留抵退税、缓缴社保费、减免房租和水电气费等“真金白银”帮扶措施稳步见效,为市场主体解“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层面频频部署一揽子针对性举措,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围绕落实落细组合式纾困政策、加大贷款支持力度、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等酝酿更多务实之举,为市场主体发展“留住青山”。业内表示,随着相关措施加快落地,亿万市场主体将吃下政策“定心丸”。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去年受益于增值税留抵退税优惠政策,我们获得了2400多万元的政策红利,工程资金压力大大减轻。今年留抵退税优惠政策再‘加码’,不仅降低了申报门槛,还实现了100%全退,这个月可多享受520万元退税。”扬州协鑫智慧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慧说。今年以来,尤其是二季度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快落地,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社保费,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留工补助、留工培训等政策力度……一揽子纾困帮扶举措纷纷落地。餐饮、零售等特困行业也频频迎来“及时雨”。何宏键是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觅桃李餐厅负责人,受疫情影响,今年餐厅客流量明显减少,经营额同比下降近60%。员工、租金成本开支大,资金流一度紧张。近日,浙江省出台首个个体工商户纾困政策。“从降低经营成本、到给予专项补贴、再到强化金融帮扶……这些政策真的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减免房租,对我们个体户来说是最实在也是最大的帮助。”何宏键说,营业房的出租单位——湖州莫干山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及时给餐厅减免了3个月的房租共49135.8元,大大缓解了经营压力。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在较大基数基础上实现正增长,共新设898.7万户,同比增长0.7%。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务实举措接续发力受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主体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超常规、强力度的支持政策仍蓄势待发。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稳市场主体拿出更多务实举措——“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费、房租等支持”“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等有关部门也在迅速响应,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和降本减负力度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措施,深入分析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更多支持政策尽快出台,为今后的发展留住“青山”。连日来,浙江、江苏等省份密集召开省委常委会,围绕稳市场主体谋划增量政策。其中,浙江省强调全面提升政策的时度效,体现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江苏省提出落实落细中央留抵退税减税和“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组合式纾困政策,让政策速享尽享、非申即享,超前谋划增量政策预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发展活力有望持续迸发“稳市场主体就是稳经济。各级政府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涉及减税降费、增加低成本资金供给、做好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有效刺激需求等方面。能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缓解生产周转压力,一定程度上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平稳运行。”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应细化落实帮扶政策,确保有效缓解市场主体实际困难,帮助其渡过难关。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认为,一系列空前力度政策显示出政府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的决心,有助于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负担,增加现金流来源,帮助他们尽可能维持开业、稳岗稳就业。“随着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主体有望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我们有条件有信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日前表示。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2022-05-27 |
财税政策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 | |
外贸连接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外贸向好,能更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财税部门不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助力外贸企业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促进我国外贸量质齐增、稳定发展。出口退税网上办,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兴英数位科技是一家主要经营出口业务的计算机主机板制造厂商,今年初,受国外市场影响,公司订单缩减,产能只维持在70%以内。“公司效益不好,现金流紧张,影响了正常生产。多亏这笔退税款,让公司渡过难关。”赖秋锦说。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为助力外贸企业发展,财税部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持续优化出口退税管理。2020年国家提高1464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税务部门加强宣传辅导、精准推送,截至2021年底,共有9.4万户企业因这项政策受益,累计新增退税377亿元,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和抗压力。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以出口退税信息系统整合优化为契机,大幅简并优化退税申报表单资料及办税流程,使出口退税管理体系业务更全面、流程更优化、权责更清晰、运行更高效。3月的一天下午,收到退税款到账短信提示的新疆凯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税员张倩很是惊讶:“这么快!”张倩说,作为出口退税一类企业,今年以来公司已通过税务部门的“网上办”渠道,快速办理出口退税4000万元,为后续开拓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有利于缓解公司现金流周转压力。“现在办理出口退税的流程十分透明,无纸化申报、全程网上办,从提交申请到完成出口退税数据审核,足不出户就能办妥。”张倩说。“我们对外贸企业进行分类限时办结管理,特别是对出口退税一类企业提供绿色办税通道,实行优先办理,让企业获得退税款的速度更快。”乌鲁木齐市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科长毛立夫说。近年来,税务总局持续扩大无纸化申报覆盖范围,大幅减轻出口企业申报负担。目前,全国无纸化申报企业户数占比超过90%,无纸化申报退(免)税额占比超过95%;税务总局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出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便利度等支持举措,2022年内,正常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将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各地税务部门积极探索,让退税申报更便利、服务更优质。厦门市税务部门探索出口退税企业分级分类管理;重庆市税务部门联合上港集团推出“税港通”出口退税服务系统,精简办理流程和纸质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通过短信、电话、电子税务局等方式“点对点”推送,提醒企业应退尽退早退;山西省税务部门持续更新出口退税政策汇编和热点问题答疑,为企业做好一对一政策咨询和辅导。专项补贴力度大,助力外贸企业练好内功总部位于浙江宁波的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生产制造、品牌运营的多元化产业投资运营集团。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外需减弱、贸易成本大幅提高等多重冲击,公司经营面临许多困难。“这几年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和2021年,集团获得进出口增量补贴、出口信保补贴、国际贸易专项补助、展会补贴、电商补贴等总计超1000万元;获得中央及地方技改、专项补助资金达3500万元,用于集团下属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升级、智能制造MES及数据集成系统建设。“政策精准支持,帮助我们稳阵脚、练内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各地财政部门多措并举支持外贸发展。在辽宁,2021年省财政安排资金6800万元,对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市进行奖补,对跨国公司在辽宁增资的优质项目给予奖励;在广东,省级财政持续强化资金保障,布局一批重要产品进口分销中心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培育一批省级经开区……疫情防控期间,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发力早、见效快。2020年3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文,明确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就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作出部署,强调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用电用水等各项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为应对疫情冲击,财税稳外贸政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特别是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优化税收服务等举措,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帮扶作用。一些省份围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精准施策,取得明显效果。”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帮扶精准施策,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当前外贸企业普遍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海运费仍处于高位,企业面临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维持高位;二是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前期出口高增长的产品,也面临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石英华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认为,财税政策对于推动外贸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既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优化税收服务,也要根据新形势新问题研究新政策,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发展。——“容缺办理”解企业急难。“去年初我们拓展经营范围,开始出口电动汽车,第一次接触出口退税业务。”让北京市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杰没想到的是,办理出口退税时,税务人员全程在线进行业务指导、提醒注意事项,办理过程操作简便,退税款到账速度也很快。刘杰说,按照正常流程,他们公司首笔出口退税需要税务部门实地核查后才能办理,但为了缓解疫情期间企业经营压力,北京市税务局对他们的退税申报在限额内按“容缺办理”机制处理,后续再补做实地核查,让退税款更快到达企业手中。——优化政策助力跨境电商发展。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海外仓带动作用,进一步调整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扩大进口类别,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再贷款+保单融资”等方式向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内容,聚焦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稳步发展。目前,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可以按现行出口退税管理规定申请办理退税。各地财政部门创新支持模式,助力跨境电商发展。广西财政大力支持南宁、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跨境电商通关机制,推动“跨境电商+国际联运”物流通道建设。今年1月,南宁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园区综合保税区共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9%,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5.25%。在福建泉州,市级财政加强资金统筹,通过运维经费补助的方式,支持跨境电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9年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扶持电商发展奖补资金3000万元。近日,税务总局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围绕进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退税办理便利程度、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三大方面提出15条举措。蒋震认为,财税部门适时推出相关举措,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外贸企业经营困难、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更好助力外贸企业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