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1.1%和6.9% | |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59.9万辆和250.5万辆,环比下降2.7%和4%,同比增长11.1%和6.9%,当月汽车产销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1至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增长7.9%和4.6%,增速较1至9月分别扩大0.5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落实,汽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有助于汽车市场实现全年稳增长、稳预期目标。”他说。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市场占有率达到28.5%。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增速最为明显。 转自:新华社 |
|
2022-11-16 |
形成组合效应 加快释放效能(权威发布) | |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在9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今年5月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落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应出尽出,努力做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杨荫凯介绍,从供给看,秋粮作物长势正常,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稳定,工业服务业总体平稳。从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连续3个月加快,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外贸韧性不断显现。从民生保障看,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就业形势逐步向好。但受需求不足、疫情冲击等影响,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杨荫凯表示,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合理加大宏观政策的实施力度。为此,8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提出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据介绍,从出台时机看,下半年是回补二季度疫情损失的关键期,也是政策发挥作用的黄金期,必须抢抓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窗口,果断出台接续政策,有力保持经济恢复发展的势头。从政策力度看,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总体规模合理适度,能够有力配合衔接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同时不搞“大水漫灌”、不预支未来,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从政策重点看,接续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投资带消费增就业,强化能源供应保障,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物流保通保畅,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激活力,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相关实施细则早出快出、应出尽出杨荫凯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争分夺秒抓好落实,推动相关实施细则早出快出、应出尽出,用改革办法加快释放政策效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刘国强介绍,央行着力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突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下一步,央行还将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并继续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数据显示,1—7月,我国累计办理退税2.06万亿元,更多市场主体享受了政策红利;1—8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8278亿元,同比增长54.9%。欧文汉介绍,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后,财政部坚决抓好有关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李飞表示,商务部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加力、狠抓政策落实:一是多措并举稳外贸,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为企业参展、洽谈提供更多便利,帮助企业提升汇率等风险应对能力。二是加大力度稳外资,抓紧推出促进制造业引资、设立外资研发中心等新一批稳外资政策,加强全流程服务和全方位保障,推动一批重点外资项目落地。三是积极有效促消费,进一步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加大针对性纾困帮扶力度,支持餐饮、住宿等行业恢复发展,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续办好消费促进活动,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大力推动农村消费。有力有度有效用好政策工具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杨荫凯表示,这是当前形势下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些资金能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我们将督促各方面抓住今年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尽快发挥投资的效益,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杨荫凯说。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刘国强表示,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使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没有把工具箱掏空。所以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比较充足,政策工具丰富。“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有度有效用好政策工具,兼顾好稳增长、稳就业与稳通胀的关系,应对好各种风险挑战。”刘国强说。欧文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依法盘活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存量,更好发挥专项债券资金撬动作用;缓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助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重要项目有序落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足够的发展韧性,随着已部署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杨荫凯说。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9-06 |
巩固回升态势 坚定发展信心 | |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国经济攻坚克难、企稳回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回眸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前2个月开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弹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下行压力陡然增大;5月下旬以来,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进入6月以来,诸多经济指标回升态势明显:重要经济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2%,连续三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1%,较上月回升2.8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时隔三个月再次回到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5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月份下降6.7%转为增长3.1%……“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来之不易。面对风险挑战,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谋划推出,六方面33项政策持续加力,全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截至7月20日,全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从33项政策聚焦扎实稳住经济,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普惠公平与精准支持配合,着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运行的轨道。加快推动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北京、合肥、福州等多个城市发放消费券;密集部署一系列稳外贸举措……稳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着眼于畅通经济循环的一系列部署,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从总量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稳”的基础不断加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0.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从结构看,新动能保持较快成长,“进”的动能加速集聚。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说。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把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受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以来就业压力陡然上升,民生保障难度增加。各方面持续加大稳就业力度,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对餐饮、零售等5个特困行业企业及17个其他行业的困难企业实行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至90%,加力落实社保、培训等补贴,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促进青年提升职业能力;对农民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力培育劳务品牌,积极拓宽务工渠道……截至6月末,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223万人,同比增加160万人。今年以来,国际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做好保供稳价更显意义重大。中央财政下达资金300亿元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自今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加快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完善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机制……面对全球通胀压力,我国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确保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础能源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涨幅3%左右的CPI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说。更加注重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兜住民生底线。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原来发放生活补助基础上增发生活补贴;为困难群体代缴养老、医疗保险费,防止脱贫户返贫;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截至5月底,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1546.8亿元已全部下达。顺应群众期盼补短板破难题,增进民生福祉。今年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可按照每个每月1000元的标准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327个产品,平均降价48%;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我国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4.9%,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外商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6月21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闭幕。本届峰会吸引47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参加,共签订99个重点外资项目,总投资额156亿美元。峰会期间,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在山东青岛投资建设生产供应基地并设立区域总部,成立以罕见病为主题的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园及产业基金。“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对医疗健康的更高需求,开放公平的营商环境,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利好政策,为我们在华投资带来广阔机遇。”阿斯利康中国总裁王磊说。阿斯利康加码在华投资,是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一个缩影。一组数据展现外界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折合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66.6万户,比上年底增长0.3%。一季度,72.1%的外资企业在华增资幅度大于5%。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发布的2022年度《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83%的受访企业不考虑将生产或采购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区。中国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消费市场不断扩容提质,新业态与新趋势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投资者分享“中国机遇”。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预计600多个全球新品首发首秀、中外参展品牌2800余个、境外企业参展面积占比由首届的75%增加至80%……7月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吸引着全球企业的目光。“我们希望借助消博会,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先进产品,全面助力中国消费者高品质美好生活。达能始终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机遇。”跨国食品饮料公司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说。肯尼亚经济学者贝亚特丽斯·马蒂里-迈索里近日表示,中国经济基础坚实,在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数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要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增效力激活力添动力,不断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付凌晖说。牢牢把握有利条件,正视困难不畏惧,坚定信心有干劲,中国经济航船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向前、行稳致远。来源:新华网 |
|
2022-07-27 |
金融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财经眼·金融发力稳经济②) |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半年,人民银行降低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上缴结存利润9000亿元,合理增加流动性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不断畅通的金融血脉,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政策加力,“真金白银”服务实体经济一水护田,群山环绕。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资源丰富。随着绿色发展脚步加快,这里的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等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当地龙头企业川恒化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游原材料报价不断上涨,下游海外客户迟迟不能签收付款,公司资金链异常紧张。”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何永辉眉头紧锁。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建设银行黔南州分行派出专门工作组上门定制融资方案。“我们与建行澳门分行联动信贷资源和力量,创新‘跨境融资贷’方式,让企业按照最优惠利率获得金融支持。”建设银行黔南州分行公司部负责人胡绍铃说。“不到10个工作日,就给我们投放了3000万元贷款,为公司降低了融资成本,让我们沉稳应对原材料涨价和疫情影响。”何永辉告诉记者,不仅是信贷支持,建行还针对公司外汇服务需求,通过下放海运费审核权限和汇率优惠等方式,助力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在福泉市,建设银行黔南州分行组织了专门金融服务工作队,已为14家磷化工重点企业对接项目46.7亿元,投放贷款超5亿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金融管理部门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全力支持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人民银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努力服务实体经济,稳住经济大盘。”阮健弘说。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亿元。与此同时,央行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精准滴灌,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受益的不只有行业龙头企业。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23条举措、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等政策措施,支持市场主体走出困境。——加大政策激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的玉禾园农场里,茶农徐心安正在辛勤劳作。“今年受疫情影响,大量茶叶滞销,不少茶农资金短缺,‘两山白茶贷’帮我们解了难题。”徐心安说。今年初,人民银行推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二季度起,又将激励资金比例由1%提高到2%。在政策工具引导下,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安吉农商银行全方位加强对茶企的金融扶持,截至6月底,今年累计向415户茶农发放“两山白茶贷”1.18亿元,同比增长15.9%。——持续减费让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凭借无公害蔬菜的优势,福建省的福州优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为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商超的蔬菜核心供应商。在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引导下,福建海峡银行推出小微企业跨行转账手续费减免政策,帮企业降低成本。“每年能节约近6万元手续费,着实让我们轻松不少。”公司财务负责人游吉旺说。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去年9月,人民银行会同多部门推出的12条降费措施开始实施,到今年3月,已为超过8200万户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120多亿元。——延期还本付息,帮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幸好有延期还本付息的好政策,帮我们挺过了这个关口。”严先生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经营一家从事砂石运输的小微企业,由于是贷款购买的运输船,他每月都要向银行还款。为应对疫情影响,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今年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推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顺德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为严先生办理了延期3个月的手续,让企业渡过难关。——优化金融供给,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放款速度快,全程线上办,‘工信e贷’给我们小微企业送来及时雨。”辽宁省的大连伟岸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先生说。“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线下办理贷款有困难,我们与大连市信用中心创新研发‘工信e贷’产品,以非接触远程服务方式与客户进行线上对接,依托科技赋能实现小微企业精准滴灌、主动授信、有效增信。”工商银行大连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冠初告诉记者。为克服疫情给金融服务带来的不利影响,金融部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银行提升客户获取、风险评价和管控能力,针对企业特点开发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努力破解疫情影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数据显示,在一系列措施综合作用下,今年我国普惠小微贷款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的局面。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239万户,同比增长36.8%。5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9%,环比下降5个基点。聚焦重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充实塔吊耸立,机械轰鸣,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这是丽水首个单体百亿级投资项目,预计2025年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系统耗煤量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万吨。在项目推进关键时刻,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对金融机构发放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有了这一工具支持,我们第一时间发放了一笔25年期8000万元的碳减排贷款,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农业银行缙云县支行行长郑振科介绍,截至6月末,已为该项目投放贷款8.3亿元。为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推出多项政策工具,不断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在去年四季度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今年人民银行又出台三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科技创新再贷款”主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主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推动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主要支持公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货车司机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个人。“目前,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已比较丰富和完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有利于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实现向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精准倾斜的效果。截至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304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过6000万吨。当前,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随着稳增长措施加快落地,企业信心和预期持续改善,实体经济有效融资正在加快恢复,这为下半年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创造了有利条件。”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为应对超预期的新挑战留下了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储备。”邹澜表示,下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形成政策合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7-25 |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经济新方位·年中数据怎么看) | |
1至6月,全国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5%;截至6月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23万人,同比增加160万人……人社部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冲击,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减负稳岗政策红利释放,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回落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处于较低水平。4月份,受疫情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走高,达6.1%。各地区各部门迅速出台一揽子政策举措,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实行社保降费率、缓缴费政策,助企纾困渡难关。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的基础上,叠加推出缓缴社保费政策。5个特困行业企业和17个行业所属困难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均可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仅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一项政策,就为企业减负超过800亿元。提高返还标准、新增留工补助,释放红利稳岗位。今年以来,失业保险通过提高稳岗返还标准,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大型企业由30%提至50%,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同时,新增留工补助政策,支持中高风险地区的所有参保企业以及未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5个特困行业的参保企业稳岗留工。目前,已向195万户企业发放留工补助资金87亿元。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城镇调查失业率在阶段性走高后出现下降。5、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9%、5.5%,连续回落。市场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员。上半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机构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在1以上,其中,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1.37,市场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农民工稳定就业,城乡困难人员就业稳中有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社部门一方面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共促重点群体就业。促匹配,畅通重点群体求职渠道。作为促进市场化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我国共有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4万家。用好2万个招聘网站和4.9万个固定招聘场所,积极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产业园专场、国聘行动等活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大规模求职招聘服务,共发布了89万个岗位需求,接收511万份求职者简历,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优服务,提高重点群体帮扶精准度。对高校毕业生,开放求职登记、完善实名帮扶;推进政策快办,确保高校毕业生及时足额享受政策红利。对农民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积极拓宽务工渠道;发挥就业帮扶车间载体作用,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千方百计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截至6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同比增加160万人,25个中西部省份均已完成目标任务。1至6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5万人,同比持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万人。就业形势有望继续回暖,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从走势看,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各方面围绕就业同向发力,就业形势有望继续回暖。”张莹说。张莹表示,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面临挑战,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加快释放减负稳岗政策红利。通过实施政策落实快办行动,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补助“免申即享”,实施缓交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推进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加力促进创业和灵活就业。通过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深入实施创业培训,跟进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融资支持,激发劳动者创业创新动力,发挥好创新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同时,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加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通过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举办劳务品牌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鼓励返乡入乡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聚焦大龄、残疾、低保家庭、长期失业等困难人员,送信息、送服务、送政策、送保障。针对社会关注的未就业毕业生群体,张莹表示,将通过推进精准服务、推进政策快办、强化岗位推送、强化权益保障等举措,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支持毕业生到各行各业施展才华。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万未就业毕业生通过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登记了求职意愿。各地已开展线上招聘活动1.1万场,举办现场活动1500余场,不间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同时,“三支一扶”招聘行动正在有序开展。目前,已有28个省份发布招募公告,共计划招募3.95万个岗位。28个省份中有21个省份在中央财政补助名额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募规模,比中央下达计划数增加8500多个,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到基层工作的机会。 |
|
2022-07-25 |
电影企业如何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中宣部电影局、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热点关切 | |
近日,《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等文件陆续发布,明确“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提出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相关政策范围。哪些电影企业可享受全额留抵退税?政策具体纾困效果如何?对此,中宣部电影局、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定,电影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全额留抵退税政策,即小微企业自4月1日起可按月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微型企业自4月1日起可一次性申请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小型企业自5月1日起可一次性申请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等行业企业政策支持,自2022年7月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的纳税人,无论小微企业或是大中型企业,均可享受上述全额退税政策。这位负责人介绍,此次留抵退税政策行业扩围后,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制造业”等13个行业业务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合计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企业,均属于全额留抵退税行业的覆盖范围。如果电影企业符合这一条件,且同时满足留抵退税的基本条件,即可按规定申请全额留抵退税。留抵退税政策对电影企业支持效果如何?对此,中宣部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于电影放映企业,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电影院的扶持作用非常显著。留抵退税对于增加电影企业现金流,缓解经营压力真正发挥了“及时雨”的作用。据悉,下一步,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将与税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通过全国电影院线、各大影投公司、电影行业协会,把留抵退税政策要点传达至电影放映全行业。同时,将积极协助税务部门细化实化、精准施策,为广大电影企业办理退税业务提供便利。来源:新华网 |
|
2022-06-21 |
系列举措护航 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 | |
近期高频数据显示,5月粗钢产量、钢胎开工率降幅收窄,焦炉生产率提升;发电量、整车物流指数、乘用车销量等数据出现好转,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不少研究人士认为,从数据表现看,经济运行阶段性底部基本得到确认,6月将是观察经济复苏节奏和弹性重要窗口期。鉴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动能恢复和一揽子政策措施护航,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工业经济实现触底反弹不少机构认为,短期经济运行底部基本明确。“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大幅回升。这表明工业经济实现触底反弹,开启修复模式。”太平洋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有望推动形成一轮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恢复过程。在中航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符旸看来,5月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仍处于低位,6月将成为政策实施效果和经济复苏动能的重要观察期。“随着全国范围内疫情形势逐渐趋缓,尽管后续经济回升幅度仍存在不确定性,但经济运行的阶段性底部已基本探明。”符旸称。“在复工复产和稳增长政策共同推动下,6月将是观察经济复苏节奏和弹性的重要窗口期。”西部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宋进朝预计,今年经济实现“U型”修复可能性较大。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近日表示,6月对做好二季度经济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来看,特别是从各地最新公布的稳经济一揽子举措的实施细则看,6月经济反弹幅度很可能比2020年5月和6月要大。”刘元春称。下半年投资恢复将较明显业内人士认为,鉴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动能恢复和一揽子政策措施护航,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加快反弹。华西证券报告认为,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将填补3月至5月中旬经济增长缺口,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将回到5%以上。前述太平洋证券报告认为,二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不小,但在内生动力恢复及系列政策护航下,下半年经济增速将迎来较有力的反弹。从“三驾马车”看,下半年投资恢复将较为明显。西南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预计,在政策推动下,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将进一步加快,基建投资在专项债及基础设施REITs等助力下将稳中有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8.5%左右。消费刺激政策对消费意愿释放有一定促进作用,预计全年消费增速恢复至4%左右。下半年,进出口增速料稳中有降,全年出口和进口金额同比增速有望分别回落至7.5%和6.0%。中银国际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张晓娇认为,在基建投资带动下,三季度经济增速将明显恢复,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有所回升。实现政策协调最优效应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还需政策加快见效、继续加力。为尽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国务院日前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多地集中出台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政策协同发力至关重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在目前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下,财政货币等政策仍需强化协调配合,抓紧落实已出台的政策,保供稳价、助企纾困,尽早尽力发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下一步,应继续发挥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效应,实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应更好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复工达产政策效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政策协调最优效应。 转自:中国证券报 |
|
2022-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