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
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一)促进跨区域自由流通,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各地区不得设定本地新能源汽车车型备案目录,不得对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及消费补贴设定不合理车辆参数指标。(二)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延期问题。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下乡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活动优惠力度,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三)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二、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四)取消对开展二手车经销的不合理限制,明确登记注册住所和经营场所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外的企业可以开展二手车销售业务。对从事新车销售和二手车销售的企业,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按有关规定做好备案。备案企业应如实填报经营内容等信息,商务部门要及时将备案企业信息推送至公安机关、税务部门。自2022年10月1日起,对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从自然人处购进二手车的,允许企业反向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并凭此办理转移登记手续。(五)促进二手车商品化流通,明确汽车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将购进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按照“库存商品”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自2022年10月1日起,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转移登记时,公安机关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对汽车限购城市,明确汽车销售企业购入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不占用号牌指标。(六)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各地区严格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自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含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自2023年1月1日起,对自然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出售持有时间少于1年的二手车达到3辆及以上的,汽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拍卖企业等不得为其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不予办理交易登记手续,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公安机关、税务部门共享核查信息,税务部门充分运用共享信息,为有关企业开具发票提供信息支撑。三、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七)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八)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对《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施行前已取得资质的企业,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按期重新完成资质认定的,可延期到2023年3月1日。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力度,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性质原则上应为工业用地,对已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的企业及本文件印发后3个月内获得用地审批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在建项目,按已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四、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九)支持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地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业务,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汽车平行进口工作方案并报商务部备案,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即可开展汽车平行进口业务。完善平行进口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和信息公开制度,允许企业对进口车型持续符合国六排放标准作出承诺,在环保信息公开环节,延续执行对平行进口汽车车载诊断系统(OBD)试验和数据信息的有关政策要求。五、优化汽车使用环境(十)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停车设施有效供给水平,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匹配。新建居住区严格按照城市停车规划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建设停车设施。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扩建新建停车设施。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园绿地地下空间等,挖潜增建停车设施。各地要完善停车收费政策,强化资金用地政策支持,加大力度使用地方债支持符合条件的停车设施建设。(十一)发展汽车文化旅游等消费,在用地等方面支持汽车运动赛事、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项目建设运营,研究制定传统经典车辆认定条件,促进展示、收藏、交易、赛事等传统经典车相关产业及汽车文化发展。六、丰富汽车金融服务(十二)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有序发展汽车融资租赁,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融资租赁企业加强合作,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职责细化工作举措,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来源:发改委商务部 |
2023-03-13 |
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 |
2022年7月以来,我国启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下简称“金融工具”),撬动大量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一大批重要项目建设提速,不断释放“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的综合效应。兼具“政策导向”和“市场运作”双重属性的金融工具,呈现出哪些鲜明特点?投向哪些领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研。金融工具落地效果显著2022年,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我国稳投资压力较大。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在政策支持下,2022年下半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成立了基础设施基金,筹集资金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广西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大幅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2022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向该工程投放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72.7亿元,为这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融资保障。针对江苏海太过江通道项目资金需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分行在项目开工前夕投放7.6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是长三角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南通和苏北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记者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向广东能源莎车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发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2亿元,有效弥补了项目资本金缺口,为项目按时开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进银基金还为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提供16.25亿元股东借款。该项目聚焦工艺平台质量规格的精进,在已有的技术平台基础上打造工业级和车规级模拟特色工艺平台,着力实现高端模拟芯片国产化。从金融工具落地效果来看,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比整体投资高4.3个百分点,成为稳定宏观经济的“压舱石”。资金重点投向三类项目近年来,我国部分重大项目融资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创新金融工具,为项目建设提供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成本较低、资金期限长,金融工具能支持一些收益相对低、期限比较长的项目,资金投向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据悉,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对于为何要聚焦这些领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主要是这些领域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短板,补齐短板有助于提升我国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比如,地下管廊、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提升发展安全等。此外,重大项目由于上下游产业链长,带动就业能力较强,有助于发挥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那么,如何在这些领域中挑选出合适的投资项目?记者了解到,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审核确定备选项目清单,推荐给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由这三家银行从中筛选,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开展项目对接投资。在曾刚看来,筛选出合适的项目,对政策性银行是一大挑战,对其专业能力和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经验提出了要求。此外,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后,有助于撬动更多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下一步可继续完善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协作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商业项目相比,不少基础设施项目除了投资周期长之外,还具有公益性强、商业盈利能力较弱的特点。商业银行贷款往往难以匹配,而金融工具可发挥关键作用。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依法合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保本微利,只做财务投资行使相应股东权利,不参与项目实际建设运营,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退出方式。投资项目既要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项目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周茂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推动基建高质量建设。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工具坚持市场化运作,由三家政策性银行按市场化原则,根据项目质量进行自主决策,无须地方政府出具还款承诺或承担兜底责任。周茂华认为,坚持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提升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效率,提升项目建设、运营效率;平衡好项目投资规模与项目收益关系。曾刚提出,政策性银行不追求太高的回报,保本微利就可以,重要的是所投资的项目能产生可持续回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可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基建项目的效率。投资的项目有效率,才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来源:新华财经 |
2023-03-13 |
用好税制杠杆,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扩大15%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
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经济杠杆。在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朱建弟看来,我国目前实施的产业税收政策存在支持方式较单一、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可以聚焦“明”“广”“专”“新”四方面优化,更好服务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朱建弟认为,税收政策实施经常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形,应统筹好法治与灵活的结合。“一方面,政策适用范围和对象要清晰,文件适用主体要明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策实施后的评估和调研,清楚明确地了解施行效果和真实的意见反馈,结合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或解释明确。”他说,“政策实施对象、实施效果要让纳税人和经营主体明明白白。”朱建弟还建议,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譬如目前在海南、上海浦东、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实施的重点行业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地理范围、扩大行业范围。聚焦“专”方面,朱建弟表示,若能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调整为免税,或结合不同规模企业带来的税源收入分步实施免税政策,则能帮助实体经济尽快恢复。还可以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如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延长亏损弥补结转时间、对研发人员实施个人所得税免税等。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业态,朱建弟建议尽快调研、尽快研究,加强对其政策供给,一些发布于早年间的政策文件已不能充分满足当前形势,也应尽快完善更新现有政策。来源:上观 |
2023-03-10 |
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届市委二次全会部署,抓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近期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详见↓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世纪疫情对上海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海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先后制定实施三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全年合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3000亿元。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最终经济走出了V型反转态势。同时,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要实现今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为此,在前期评估2022年系列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效果和听取各类市场主体诉求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形成《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着重聚焦“三个着力”:一是着力稳预期提信心。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经济加快恢复发展面临新机遇新形势,要抢抓经济复苏的窗口和先机,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动力。二是着力阶段性助企纾困。在疫情防控措施转段期,部分行业和企业仍面临较多困难,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存在一些阶段性瓶颈和结构性障碍,特别是一季度经济实现平稳开局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延续、拓展和优化实施助企纾困政策,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阶段性困难。三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扩需求、强主体、增动能的增量政策,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要素服务保障,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行动方案》突出“政策+行动”双轮驱动,聚焦以更大力度助力企业发展,以更实举措扩大需求强化供给,以更高水平夯实支撑保障三方面,共推出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以更大力度助力企业发展,推出两项行动:第一,实施助企纾困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六税两费”、减半收取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等。二是开展延期还本付息和续贷服务,对于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到期小微企业贷款,鼓励按市场化原则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三是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贴费,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继续按0.5%收取担保费,鼓励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继续减半收取。第二,实施援企稳岗扩岗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包括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在今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率等。二是支持行业企业稳岗扩岗,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上海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且符合相关条件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三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以更实举措扩大需求强化供给,推出五项行动:第一,实施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具体包括4条:一是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实施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支持,鼓励国有企业所属的商业设施和自有品牌带头开展让利促销活动。二是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对个人消费者今年6月底前置换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一次性补贴。三是全面激活文旅市场,市区联动发放文旅、体育、餐饮、零售等专项消费券,广泛动员电商平台和各类商户参加。四是支持会展行业恢复重振,对今年在沪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给予场租费用补贴,对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权威机构认证的展览项目给予补助。第二,实施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具体包括4条:一是开展全球招商引资活动,举办“潮涌浦江”系列投资推介活动、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和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组织专业化招商团队赴海外精准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二是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完善协调机制,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等加快开工建设。三是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全年完成零星旧改12万平方米,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28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四是用好各类投融资政策和工具,落实资源性要素指标“六票”统筹政策,推广实行标准化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后补等措施。第三,实施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二是发挥稳外贸政策综合效应,按照国家要求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优化国家外经贸发展和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争创首批“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第四,实施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落实国家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二是持续提升总部型经济能级,落实新修订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事业部总部企业。三是加强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第五,实施产业创新提升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制订新一轮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实施新赛道和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继续实施新基建项目优惠利率信贷贴息政策。二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由各区对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给予不低于10万元和30万元奖励;制订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在三大产业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总部。三是促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制订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上限提高至1亿元。以更高水平夯实支撑保障,推出三项行动:第一,实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具体包括4条:一是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推出一批含金量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引导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今年底,鼓励大型企业和平台机构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等。四是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工作。第二,实施加强要素服务保障行动。具体包括4条:一是保障优质产业项目用地,支持符合功能导向的成片战略预留区加快整体启动使用,市区联动、政企联手制订国企低效用地转型升级方案。二是加强能源电力保供,确保高峰季能源供应安全有序。三是大力引才聚才留才,全面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和服务。四是加大财政支持稳增长力度。第三,实施重点区域领跑行动。主要是加快落实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支持各区发挥比较优势,结合主城区提升中心辐射功能、五个新城建设和南北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功能升级、产业创新和空间转型,加快结构调整增创发展优势。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
2023-03-09 |
好厉害的京津高村科创园!读完后更加坚定高村腾飞的信心 |
作为京津产业新城的核心功能区,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开发区拓展区,也是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先行示范区。目前,高村科技创新园正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蓄势待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打造成搭建京津冀协作平台、完善区域功能的先行示范区。京津黄金走廊上的新门户天津市武清区高村镇位于武清区西北部,与北京市通州区零距离接壤,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正是坐落在这样一个京津发展主轴的重要节点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快速推进,打造京津“双城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期和重点推进阶段。而高村也在京津发展中迎来绝佳机遇。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地处天安门东南50公里,北与北京市通州区接壤,距六环20公里。周边十分钟车程内,有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一个高铁站(预留),一个公交总站,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的武清北站也位于园区附近,周边交通十分便捷。从园区出发,到北京市政府新址35公里,到天津市区60公里,到河北省廊坊市区8公里,到首都国际机场52公里、北京新机场35公里,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70公里,到天津港91公里,1小时车程均可抵达。具备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优势。“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最重要的是留住为首都服务的核心人群。”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副总经理杜瀛涛说,目前,科技创新园周边配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首创国际半岛、新华联世家等居住区能够满足单身公寓、家庭套房等多种需求;已投入使用的黑利伯瑞国际学校,能够满足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国际化基础教育;医疗保健方面,将有北京三甲医院入驻,实现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医保通用;未来将引入蓝色港湾、奥特莱斯等提供完善的社区商业生活配套。同时,高村镇是武清传统农业镇,区域面积42.5平方千米,人口1.8万,地广人稀,开发率低,且没有制造业企业,开发成本和开发条件都很有优势。产业规划明确、设施完善吸引众多优势项目扎根“十三五”时期,是武清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提速,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进入实质推进阶段。2013年11月,武清区委、区政府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发起筹备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2014年3月28日,园区奠基启动建设,首期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起步区1平方公里。园区秉承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眼京津产业新城发展趋向,坚守生态发展底线,注重强化发展要素,全面推进创新驱动,细致周密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园区以大数据支撑的智慧产业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京津冀一体化机遇、本地区位要素优势和产城融合先行条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让互联网与优势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建设集行政办公、研发孵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三生(生态、生活、生产)”融合型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建设“四板块、两平台”,即大数据、科技服务、生物研发、总部经济四个行业板块以及清华数据创新基地和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目前,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内已经聚集了澳电讯、华电、搜房、亦昭肽谷、嘉丰达智汇中心和新兴重工国际贸易总部等高端产业项目,苹果、SAP、金山、诺禾致源、农发行等一批数据应用项目也在园区数据中心运营,储备了万国数据、世纪互联、荣之联等一批数据产业龙头项目。在11月30日举行的首都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启迪、真视通、公司宝、医生汇、神舟易桥、汇泽博远、海豚大数据等11家北京企业集中签约,预计总投资超10亿元。截至2016年10月底,园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额20.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5%;引进项目138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15%,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园区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杜瀛涛介绍说,这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园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按照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要求,园区聚焦京津发展主轴发力,吸引要素沿轴向聚集,促进相关产业沿着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创新主轴递进传导。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核心是首都人口疏解与承接,高村园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位置、角色重要,是创新—服务—转化—制造—物流产业传导带上的衔接支点,发展大数据支撑的智慧产业,能够承担北京依赖的服务人口转移,吸引北京疏解的高端基础服务设施项目,发挥地缘成本优势和要素优势,推动区域发展进军顶端、发展高端。当前,高村科技创新园抢抓京津冀一体化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将按照区域功能定位,扮好角色,更加积极向首都这个中心靠拢,依靠首都、配合首都、服务首都。杜瀛涛说,园区以支撑服务首都的高端产业为方向,放弃中低端、高能耗、粗加工等低层次项目,加快实现极化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推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存、联、算、用。以存、联为基础,做大做强高层级、高附加值业态,强化算、用。让大数据与武清优势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做大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生态,通过数据的各种价值应用,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依托武清开发区20多年的发展建设经验,园区起步即着重完善域内基础设施和创新服务体系。目前,起步区内基础设施一次性达到了“十一通一平”,能够满足各种类型企业发展需求。针对数据产业的核心诉求,园区强化数据传输和能源供应水平,接入北京城域网,连接三大运营商和教育网、科技网的骨干网,园内实现双路由高可靠供电,今年还引入华电集团建设分布式清洁能源中心,实现冷、热蒸汽多联供,从长远上保证了区内企业能源需求。在生产服务配套方面,依托武清开发区海关、检验检疫局、公共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等,可办理海空运进出口通关业务;行政服务优质高效,秉承武清本土“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发展理念,实行“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运营后经常性服务”;始终坚持环保“铁门槛”,无环保不达标企业入驻。对于符合入区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房屋补贴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等优惠政策,全程免费协助各项政府审批手续的办理。对于园区内企业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能够享受天津市和武清区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解决其子女在武清城区入托、入学问题。大数据产业前景广阔但仍需顶层设计跟进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产业平台功能划分明晰,将“生态、智慧”建设理念纳入整体规划建设体系,“大数据”就是产业核心。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总经理李富国谈到,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区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中间,到北京和天津都很方便。中国现在的经济密集地带基本就是北上广,而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会把京津冀整合成为一个国内最大规模的市场区域。这个市场人口聚集,也是数据采集和使用的主要区域,必定会产生对大数据应用的巨大需求,市场需求广阔。所以在这个区域发展大数据产业,一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坐落在园区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澳电讯作为领先的综合网络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非常看好在北京周边做数据产业的前景,因为澳电讯是以数据传输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企业,非常清楚距离的重要性。数据从A点传输到B点是需要时间的,距离远了时间就会更长,也就是产生了所谓的“时延”。对于一些需要信息迅速反馈的业务,比如金融交易,比如医疗穿戴设备,其数据存储、中转的地方就不宜离用户太远,太远反应就慢了,影响就会比较大。实际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的技术和应用对时滞都是有很高要求的,所以它还是希望离市场越近越好,离消费群越近越好。大数据应用同样如此。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指出,中国的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各路群雄创新商业模式、抢占战略高地。而高村区位独特,要素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数据产业的特色条件。杜瀛涛提出,天津市对发展大数据非常重视,但就目前而言,园区在发展大数据产业过程中还需要顶层设计的跟进。需要进一步统一管理,加强知识更新,打破条块分割,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数据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全域大数据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统筹推进全市大数据发展与建设工作。另外,要围绕数据产业核心要素,协调各关部门,通过在项目核准、财税优惠、用地保障、电力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在科技、人才资金份额中加大产业导向比例,营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天津目前没有针对数据基础设施的电价支持,国内一些产业先行区,比如贵州、内蒙、宁夏、重庆等地都有顶层优势,政府在数据产业上给予了比较多的优惠。比如说,重庆市政府虽然没有定价权,但是综合各方面资源,把数据中心用电价格压到5毛钱,而目前天津的电价不利于基础项目的聚集发展。他说,数据产业链和传统产业链一样具有多个价值层级,数据分为存储数据、计算数据、应用数据,计算和应用数据都是高市场价值的数据。从周边环境来说,北京也不愿意将高尖精产业划到天津,未来数据中心设施是天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基础。近期,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批,武清位列其中,做好顶层设计是迫切任务,在当前云设施正在处于类型分化发展的时期,园区将联合专业投资机构、开发企业,抓住京津冀市场周边应用型、专业化、私有化的数据中心需求,建设新型数据产业平台,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今日高村 |
2022-06-16 |
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 |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外贸外资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稳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税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便利化举措,助力外贸企业缓解困难,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鼓励外商来华投资,为外贸外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为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帮助纳税人准确掌握和及时适用各项政策措施,税务总局梳理形成44项外贸外资领域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稳外贸税收政策(一)出口货物劳务税收政策1.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政策2.出口货物劳务免税政策3.不适用增值税退(免)税和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征税政策规定4.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5.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6.启运港退税政策7.边境小额贸易税收政策(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政策8.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政策9.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三)外贸新业态税收政策10.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适用增值税、消费税退(免)税政策11.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12.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零售出口无票免税政策13.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零售出口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14.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政策15.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退税政策(四)出口退(免)税服务便利化举措16.简并优化出口退(免)税报送资料和办理流程17.持续加快出口退(免)税办理进度18.持续提升出口退(免)税服务水平二、稳外资税收政策(一)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政策19.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20.符合条件的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21.中外合作办学免征增值税22.台湾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免征增值税23.台湾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免征企业所得税24.台湾航空公司从事海峡两岸空中直航业务免征增值税25.台湾航空公司从事海峡两岸空中直航业务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支持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税收政策26.QFII和RQFII委托境内公司在我国从事证券买卖业务免征增值税27.QFII和RQFII取得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28.QFII和RQFII取得创新企业CDR转让差价收入暂免征收增值税29.QFII和RQFII取得创新企业CDR转让差价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征免企业所得税规定30.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本币市场取得的金融商品转让收入免征增值税31.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增值税32.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33.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免征增值税34.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35.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税政策36.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深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免征增值税37.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深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38.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深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税政策39.香港市场投资者参与股票担保卖空涉及的股票借入、归还暂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40.香港市场投资者买卖内地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免征增值税41.香港市场投资者买卖内地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42.香港市场投资者从内地基金分配取得收益所得税政策43.香港市场投资者买卖、继承、赠与内地基金份额暂不征收印花税44.境外机构投资者从事中国境内原油期货交易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转自:税务总局网站 |
|
2022-06-07 |
稳岗返还、缓缴社保费、发放补贴……关于稳岗就业最新措施! | |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国新办5月1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失业保险基金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有关情况,一起来关注!关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对稳岗返还政策做了两方面的优化。第一,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允许基金备付期限一年以上的统筹地区,将中小微企业返还的比例由60%最高提到90%,同时进一步畅通资金返还渠道,对没有对公账户的小微企业,可以将资金直接返还到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账户。第二,在经办上突出“免申即享”,疫情发生后,各地主动升级经办服务,部分省份积极探索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资金、服务找企业”。本次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免申即享”经办新模式,努力实现“免跑腿、免申请、免填表”。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年,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此项政策是一项普惠性政策,不区分行业,也不区分企业类型,受惠面广,连续性强,在稳企业、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测算,延续实施这项政策1年将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约1600亿元。关于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对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政策,此项政策是新出台的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目前生产经营遇到特殊困难行业进行精准支持帮扶的重要举措。这项政策有四个特点:一是定向实施。政策适用范围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的所有企业,这5个行业中,以单位方式参保的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执行。缓缴对象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单位应缴纳部分。对职工个人应缴纳部分,企业应继续依法履行好代扣代缴义务。二是期限较长。养老保险可以缓缴所属期为2022年4-6月的费款,最迟在2022年底前补缴到位;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可以缓缴所属期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费款,原则上在期满后一个月内补缴到位。已缴纳所属期为4月份费款的企业,缓缴月份可以顺延一个月,也可以申请退回已缴纳的费款。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三是兼顾个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至2023年底前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四是办理简便。相关部门本着方便、快捷、不增加企业事务性负担的原则,对企业提出的缓缴申请进行审核,现有信息无法满足划分行业类型需要的,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由企业出具所属行业类型的书面承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缓缴失业保险费期间,不影响企业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政策;不影响参保职工享受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不影响参保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等相关待遇。在缓缴工伤保险费期间,不影响企业享受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和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缓缴养老保险费期间,职工申领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为其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后,同样不影响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据测算,上述缓缴费款政策可以为企业和个人增加800多亿元的现金流,对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压力、稳定就业、共渡难关,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关于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政策快速启动。地市或者区县本年度内累计出现1个以上中高风险地区,即可启动此项政策。拓展范围。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都可以享受此项政策,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精简材料。企业享受此项政策零材料,不需要提供培训计划、培训合格证书、职工花名册以及生产经营情况等证明材料。减少环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大数据比对,按照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按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直接发放补助。叠加享受。这项政策与稳岗返还政策可以叠加享受。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是对今年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企业的支持,是应急帮扶,是解企业燃眉之急的阶段性举措。关于失业保险保生活政策失业保险常规性保生活政策主要有三项:一是对参保满一年且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二是对领金期满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大龄失业人员,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三是对参保满一年的失业农民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阶段性扩围政策有两项:一是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二是对参保不满一年的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今年,保障力度不减。新文件明确规定,阶段性扩围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同时,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等常规性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并逐步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为确保应发尽发、应保尽保,新文件还明确要求进一步优化失业保险待遇全国线上申领统一入口,方便失业人员申领。关于支持劳动者技能提升政策今年,失业保险加力支持技能提升,进一步突出培训在应对疫情中的稳岗功能。在延续实施常规政策的基础上,又新增三项阶段性政策。一是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二是增加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备付期限在两年以上,并且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不足的统筹地区,在各项保生活稳岗位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提取累计结余4%左右的失业保险基金充实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统筹用于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拓展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受益范围。由目前的在职职工拓展至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 转自:中国政府网 |
|
2022-05-16 |
退税减税,增资金、强信心 | |
【案例】多退的100万元税款,对北京市京顺达物资有限公司的法人宗建奇来说,是笔“意外之喜”。一季度申报留抵退税时,按以往政策要求,这家整车运输服务公司,只能享受留抵税额250.8万元的60%,即150万元的退税。“我们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对企业进行宣传辅导,深入解读今年新出台的财政部、税务总局2022年第14号公告精神,并告知企业可以按照交通运输业申请留抵退税,让企业百分之百享受留抵税额。这笔250.8万元的退还税款,比原来多退100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旧宫税务所所长黄焱说。这笔退税,给宗建奇带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物流企业面临业务不稳、资金紧张等问题。“到2022年,经历了近三年的疫情考验,企业多少号人、多少台车都等着开销,挺艰难的。这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一大笔真金白银的退税款,就像拿到了救命钱,让我们一下子缓过劲儿来。这笔钱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下游单位近2300台商品车的运力,也为我们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底气和有力保障。看着自己辛苦打拼挣来的公司又活泛起来,我打心眼儿里感激。”宗建奇说。今年,我国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据统计,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月——4月1日至30日,全国已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专家点评】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今年,面对经济三重压力,财税政策发挥宏观调节作用,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大盘。年初以来,我国已出台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总体而言,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点突出,着力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受疫情影响,目前不少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困难,迫切需要得到资金支持。留抵退税有助于回流企业现金流,尤其是存量留抵退税退还的是企业以前年度积累的存量税额,对于解决企业当前资金困难具有积极作用。二是针对性明确,兼顾短期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目标,同时保持与高质量发展中长期目标的一致性。例如,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成长型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支出,获得额外税收返还,实现创新发展。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市场规模,增强要素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在供给与需求扩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才能从根源上助企纾难解困。 三是系统性强,共同形成协同效应。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采用退税、减税、免税及缓税形式多样的工具,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有序安排享受优惠政策的时点。例如,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50%幅度减征“六税两费”,同时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六个行业优先实施存量、增量留抵退税。另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还可享受缓缴税款优惠,切实降低当前企业数量占比最多的中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
|
2022-05-13 |
河北:进一步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 |
5月9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强调,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也多次提出要求。省税务局迅速学习贯彻、认真研究落实,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河北省落地实施再动员再部署,对服务举措再细化再提升。“因涉及面广、见效直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支持科技创新税收政策体系中,是企业期待的政策工具,对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省税务系统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助推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激发河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程俊峰表示。近年来,国家支持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重要手段之一,在提高比例、扩大范围、加快速度等方面不断升级、加速发力。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2018年国家将所有行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升至75%;2021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升至100%,并将享受环节由汇缴提前到第三季度预缴;2022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其他退税减税政策形成新的税费支持政策“组合拳”,进一步聚焦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省税务局持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其他退税减税政策的落实力度,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落实机制,并会同省科技厅联合制发“服务科技创新十二条政策举措”,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全方位助力企业研发创新。全面宣传、重点辅导,让纳税人知政策、会操作、能享受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税务局“税宣小分队”走进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送上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大礼包”。该公司是一家生产超高效节能电机和专用特种电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保证产品的先进科技属性,公司研发投入一直处于高位。2021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成本急剧增加,公司的流动资金一时面临较大困难。了解到企业困境后,当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详细讲解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该公司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年可享受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新政,按照2021年公司的研发投入测算,2022年可享受1500万元的加计扣除,再加上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总共可享受360多万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不断加大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坚定了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信心与底气。每次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出台后,河北省税务部门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各级税务机关官方网站、“两微一端”、12366热线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最新政策。通过政策宣讲会、重要政策解读会等多种形式,为纳税人答疑。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软件集成电路企业等研发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调研,了解实际需求,通过“一对一”重点讲解,让纳税人知政策、会操作、能享受。为进一步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22年3月2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公告发布后,省税务局与省科技厅积极对接沟通,取得往年评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辅导,提醒可能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今年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评准备,助力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精准提醒、用心服务,确保享受政策便捷高效、“不落一户”承德德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粉煤灰砼空心砌砖及彩色路面砖产品。2021年度,该公司因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而减免企业所得税额52万元。“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让企业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和税务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公司财务负责人刘瑞珍介绍,去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出台后,承德市双滦区税务局第一时间上门开展宣传辅导,告知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仅提高了,而且享受时间提前了,在10月份就可以申报享受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作为一家高科技型企业,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雷达传感器应用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65%。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当地税务部门对公司进行“一对一”“点对点”重点宣传和精准辅导,确保企业对政策红利应知尽知、应享快享。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河北省税务部门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进一步简化流程,便捷申报。同时,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和信息化支撑作用,对政策涉及企业进行精准识别,给予精准提醒,确保享受政策便捷高效、“不落一户”。“税收优惠政策提示提醒”机制是税务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一项服务举措,通过在电子税务局导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以及在后台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研发数据等方式,筛选出可能发生研发费用的企业。当企业网上报税时,主动对其弹出醒目提示窗口,提醒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研发费用的归集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费时间、耗人力。为方便企业归集研发费用,省税务局开发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服务系统,与企业财务软件衔接,可自动采集企业研发费用相关数据,自动生成研发费用财务核算账簿、报表及纳税申报表,企业使用该系统即可快速“一键完成”网上报税,大大方便了纳税人,保障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省税务局与省科技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税收政策服务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服务科技创新十二条政策举措”。两部门共同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鉴定信息管理系统”,对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存在异议的研发项目,税务机关可通过该系统实时“一键转请”科技部门开展项目鉴定,确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精准落地落实。成效明显、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迈上“快车道”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促进研发、鼓励创新的政策不断加大力度,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真金白银”的税收红利让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有助于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制造业高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我们将新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与大学共建‘科技服务中心’,力争新增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谈及国家新出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潇对高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该辖区内制造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规上工业增长值达到15%以上,技改投资增长248%。来自省税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全省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户数由1064户增加至10070户,增长846.43%;加计扣除额由57.42亿元提高到241.02亿元,减税额由14.36亿元提高到60.26亿元。2021年首次将享受环节由年度汇缴提前到三季度享受,有5899户企业享受此项优惠,加计扣除额156.97亿元,折合减税额39.24亿元。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负责人介绍,2021年一至三季度,河北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较多的三个行业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计扣除额超九成。其中,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占比86.07%,表明河北省研发投入主要在实体经济领域。从企业规模看,研发主要集中在大中企业,大型、中型企业加计扣除额占比分别达到58.27%、35.27%;小型、微型企业享受户数占比过半,达到50.87%,说明河北省小型、微型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意愿较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对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021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资源进一步集聚。从全省看,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大幅增加,规模日益扩大。2021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户数首次突破万户大关,达到11138户,同比增长18.24%,较2019年增长44.4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3%,企业盈利面达76.19%,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需求旺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数中,科研人员占比达到15.7%,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人才发展创新沃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环京津地区协同创新增长带、雄安新区和张家口市两个创新科技增长极,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李文英、宋平)【文章来源:河北新闻网】 |
|
2022-05-12 |
北京出台燃料电池车新政策 机构称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潜力大 | |
北京市经信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的通知》。该通知指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主要采取“应用场景示范+‘示范应用联合体’申报”方式实施。以当年8月13日至次年8月12日为一个核算年度,对纳入并完成示范应用项目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中央奖励1:1的标准安排市级车辆推广奖励资金。该通知提到,在京津冀范围内,支持总质量31吨以上的燃料电池重型载货汽车,开展省际间大宗物资运输示范应用,重点推广北京-天津、北京-唐山等货运专线。在本市及周边地区,支持总质量25吨以上的燃料电池重型载货汽车,开展工业企业原材料及零部件、渣土及砂石骨料等重型货物运输示范应用。在本市及周边地区,支持总质量12吨及以下的燃料电池中轻型载货汽车,重点围绕城市生活保障,开展城市冷链物流配送、城市普通物流配送示范应用。天风证券指出,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潜力大。上游氢能源行业符合能源转型需求,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产业链上下游均为有良好前景的蓝海市场,从而有望共同驱动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向好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的产业链长、产值大。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2021年以来,在国家层面上有关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的政策持续加码,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推广和应用。该机构认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上游氢能源行业符合我国能源转型需求,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产业链上下游均为有良好前景的蓝海市场。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潜力大。根据发展规划测算,2020-203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的增长空间有望达十年百倍。(1)建议关注: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零部件企业捷氢科技(拟科创板上市)、亿华通、潍柴动力、威孚高科、泛亚微透等;(2)建议关注:布局氢燃料电池整车研发与应用,掌握核心技术的整车企业宇通客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
|
2022-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