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动态 > 新闻详情
灵活可变的绿色产业园区 | 听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山水交融与自然对话
发布时间:2022-06-21     标签:

                                                   

       一| 项目概况

  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坐落于石景山区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之中。背依西山,面临永引渠。银保园作为石景山区建设“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的重要载体资源,着力打造为融山入水的高品质、景观化总部办公。

  整个园区布局划分成九宫格的形式,最中央的地块作为园区内开放共享的公园,并设置了连通多个地块的二层步行平台“如意台”,可以让使用者或周边居民在几个地块之间自由漫行。649地块位置处于中央公园的正南侧,也是面向永引渠滨水带的门户。

                                                                  

  649地块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8.5万平方米。容积率2.4。地上由4栋建筑单体组成,最大建筑高度36米,地上8层,地下3层

  二| 与环境融合的设计概念

  在设计中,除了遵循总体城市设计的限高、低密度、街道界面等边界条件,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并建立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是设计构思的基本出发点。为此,设计在由大到小的三个不同尺度层级上——西山的宏观尺度、园区中央公园构成的中观尺度和地块内部的庭院尺度,探寻建筑最恰当的切入点。与之相对应,确立了“南侧严整,北面消散,内部丰富”的设计策略,在三个不同的尺度层级上,寻求建立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系统,以实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最大化融合。

                                                               

  地块内4栋36米高的建筑单体,以贴边围合的态势构成形如合院的内庭院,是体现环境与空间丰富性的第三层级。地面的景观向上、下两个方向进行了延展,以期提供从地下到地面、再到空中,连续、多维度的空间感受。建筑面向庭院的内界面,更多开放空间和可以停留的小中庭、平台,以及建筑间的连廊,形成“下沉庭院——地面绿带——二层平台——景观露台——室内中庭”的立体化景观,实现园、景、筑三为一体,环境与空间的充分渗透、交融。

                                                                 

  三| 灵活可变的功能布局

  不同于量身订制的企业总部,产业园区类型的办公建筑,往往面临未来使用者的极大不确定性,甚至使用者高频次的变更。这就要求园区建筑在满足现行各类规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做到灵活性,为变化留出可能。

                                                                      

  在649地块的单体建筑设计中,4栋较大的办公体量通过建筑形体错叠拼搭的处理,可以分隔成9个8000-12000平方米不等的独立办公单元,每一栋建筑的空间、流线、机电系统,都可以切分为独立的2个或更多分子,拥有各自独立进出使用的电梯厅、卫生间、入口大堂空间和机电控制模块,为容纳多家企业做好准备。每两层设置一个共享挑空大堂,可以间隔划入其中一个单元,也可以成为2家相关联企业部门的“交流发生器”,为今后举办活动、员工休憩、访客接待等功能预留了可能。当然,多个办公单元也可合并为一个大的整体办公体量统一运行,以满足大型企业或企业成长的空间需求。

                                                                         

  为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结构基本柱网采用9米×12.6米的较大柱跨,3、4号楼核心筒单侧布置并采用9米×14.8米的柱网,减少了结构对平面的限制,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平面功能的灵活布置。最终在建筑标准层高4.2米的条件下,实现了2.9米的净高要求。

  四| 厚而不重的立面形式

  建筑的立面设计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厚”而不“重”。这组西山脚下的建筑群落既要体现出一定的体量感,又不至于过于沉重;像是一组精巧细致的石雕,而非苍茫朴拙的巨石。这种对应环境的感觉,恰好也符合金融类企业对建筑形式的诉求:既体现积累与稳重,又关注时代和创新。

                                                                         

  建筑形体简洁明确,对照内部功能的匀质化,在满足容量配比的条件上,贴合街道界面并形成内部庭院的空间围合,再依据环境属性对建筑形体进行适度的变化穿插。除东北角的1号楼预留作为可能的交易中心,采用了连续折面包裹的形式之外,其它几栋单体均以相对统一的立面处理方式,形成园区形式感的整体统一。

  外立面选择浅米色的烧毛面花岗岩石材和玻璃相间作为主要的表皮材料,并把石材的比例提高至50%以上,使整个体积显得更加结实。主立面设计了一种内向斜切的锯齿形幕墙单元,保持外边界的平齐,落地玻璃窗内向切转15°,形成内凹的三角形小窗台,将表皮由一个平面拓展出厚度,产生了戏剧性的肌理和光影效果。同时,这一与柱网带有角度的窗体,对室内的视线产生了方向性引导,成为使用者观赏窗外景色的“提醒”。

                                                                 

  为了控制这一效果的实现,标准化模块的设计经过仔细的推敲,立面尺寸与轴网及室内办公桌的排布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最终采用2850毫米和2250毫米2种标准窗墙模数,一个柱跨4个单元,室内每4.5米布置一组对排的办公桌,保证每个靠窗办公桌均拥有一扇独立的玻璃窗,为办公人员提供了均质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 关注感受的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方面,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是按照较高的国家绿色建筑三星和“Leed金级”双标设计。项目在达到绿色标准的同时,更加关注低技化和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更易于被日常使用者所感知。

                                                                            

  绿色的重要体现,就在于建筑与环境融合,尽可能增加建筑与环境交互的界面。如对地下空间价值的充分发掘,三层地下室除去作为车库和设备的基本使用功能外,在地下一层的下沉庭院周边,配备了职工餐厅、活动等服务性设施,在3、4号楼北侧的狭长地下庭院内设置了更深的采光带,把环境引入到地下2-3层的车库中,引光导绿进入到深埋环境。地上部分结合幕墙单元设计,尽可能增加便于开启的外窗,使过渡季的通风更加直接、方便,体现出低密度办公园区的更高价值。

                                                                                

  自2015年启动建设以来,银保园就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园、十年成势”的发展节奏高标准推进,目前“三年成型、五年成园”战略构想已基本实现,正在向“十年成势”战略目标稳步迈进。已有40 余家机构落户园区,一期项目出租率达到100%,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其中包括龙盈智达、金电公司、小微金服等一批国家级科 技创新机构。下一步,银保园的工作重点将从开发建设向运营服务转变,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项目招商、企业服务、园区运营和品牌宣传,提升银保园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为助推石景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银保产业园

需求提交
400-8552-111